但这两只吐蕃军队交锋的结果,却是渭、松二州“所过残灭,尸相枕藉”。吐蕃在此处的统治,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按说,号称“靖难”的论恐热应携大胜之势,挥兵南下直捣拉萨才对。松州西南是连绵的川北草原,对于以骑兵为主的吐蕃军队来说,后勤压力很小。更何况川北草原靠近苏毗故地,论恐热南下应该能够得到苏毗故族的支持。但他却率军西去直指鄯州(今青海西宁),准备先击败鄯州的吐蕃军队,以便彻底掌控河陇之地。
二、论恐热挥师西进,尚婢婢初次登场。论恐热想法非常丰满,但现实却有点骨感。他在鄯州结结实实的踢到了一块铁板——鄯州节度使尚婢婢。尚婢婢,羊同(象雄)故族,姓没庐,名赞心牙。没庐氏是吐蕃王朝的顶级豪门,男子世代在朝中为相,女子代代与王室联姻。尚婢婢其人,史书中都说他性情恬淡,喜欢读书,不喜欢在朝为官。直到年过四十了,还在家中赋闲。
要是他一直这么闲云野鹤下去,做个富贵闲人也挺好。但这个资深文青过了不惑之年,命运却和他开了一个血淋淋的玩笑。(《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三》:婢婢好读书,不乐仕进,国人敬之。年四十馀,彝泰赞普强起之,使镇鄯州。)赤祖德赞(热巴巾)执政时期,吐蕃赞普觉得尚婢婢闲待着太可惜了,强令其为官,任命为鄯州节度使。赤祖德赞为何要派个文化人去鄯州领兵,可能是他考虑唐蕃长庆会盟已经举行,两国边境再无军情。
派个不爱惹事儿的文化人去,省得再闹出什么乱子。也确实,尚婢婢到了鄯州(青海乐都)一头扎进都督府,每日观风赏雪、吟诗作对,好不逍遥。可惜,整个社会走到了大变局的当口,尚婢婢就是想低调,“实力”(现实)也不允许了。公元843年(唐武宗会昌三年)夏天,论恐热领大军杀奔鄯州。《新唐书•吐蕃传》记载:“论恐热挥师二十万,辎重牛马杂畜,绵延千里不绝。
”论恐热此时志得意满,不过年前他还是个小小的洛门川招讨使,而现在身为大相(自封的),手下雄兵二十万。这兵锋,这气势,小小的鄯州,还不是手拿把攥的?有句老话叫做“莫装X,装X被雷劈”!估计是论恐热有点装大了,要不就是出门没看黄历,他真被雷劈了!论恐热的军队行至镇西军(河州西一百八十里)时,忽然狂风大作,乌云顿起,转瞬间便是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而下。
行军中的吐蕃士兵,估计还高举着矛枪、大旗。结果滚雷过后,几十名士兵和数十匹战马被雷击而死。(至镇西,大风震电,天火烧杀裨将十馀人,杂畜以百数,恐热恶之,盘桓不进。)我们说起古代名将,经常这么形容,“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和,运筹帷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过说实话,这基本都是胡扯。在通讯极端不发达的古代,军队统帅打仗的时候,就跟现在的猜谜游戏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