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恐热,本姓末(与苏毗王室同姓,可能他也是苏毗王室后裔),名农力,属于吐蕃贝氏家族。吐蕃国法不呼本姓,但王族曰“论”,官宦曰“尚”。后来,“论恐热”自命为吐蕃大相,有的史料也称其为“尚恐热”。(“讨击使”这一官职,本为唐朝官职品阶。在吐蕃后期,随着和唐朝交流的加深,吐蕃在边疆地区复制了唐朝很多的管理制度和官吏名称。
例如,在西域也采用了唐朝的羁縻州管理方式,在边疆的吐蕃最高行政长官,也称为节度使。唐朝边疆的讨击使一般皆为临时性官吏,边疆有事便领命出兵。事毕,回朝交旨便不负此职。不清楚吐蕃的官吏设置是否也依照唐朝的方式,但讨击使的官职品级,低于节度使和边疆大论是肯定的。)当论恐热挑起大旗反对云丹时,显然还不是一个独霸一方的人物,但这并不能阻挡他升腾不已的野心。
很多史书都认为论恐热是支持沃松王系的重臣,其实从他之后的所作所为来看,说他是个寻机而动的野心家更为合适,恐怕他忠于的只有他自己。公元842年底,论恐热鼓动了党项、温末、吐谷浑三个部族,组织起一万多人的部队,又联络了吐蕃青海节度使,打出那囊氏无道,擅立国王的旗号,出兵讨伐云丹。在誓师大会上,论恐热慷慨陈词:“天道助顺,功无不成。
”身在拉萨的那囊氏得知论恐热讨逆的消息后,派遣大相尚思罗领兵北上平叛。两支吐蕃军队在渭州薄寒山(今甘肃陇西)遭遇,论恐热确实不愧为边疆大将,一战便击溃尚思罗的部队。尚思罗仓皇逃奔松州(今四川松潘),论恐热缴获了大量丢弃的辎重。击败王师,缴获甚众,让河陇蕃军顿时信心爆棚。不甘心失败的尚思罗,征集苏毗、吐谷浑和羊同(象雄)等部臣属,以八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再度前来。
吐蕃王师在洮水南岸布防,等待苏毗等地后续部队赶来。为防止河陇蕃军偷袭,放火烧毁了河上的桥梁。当时,论恐热麾下的河陇蕃军已扩充至三万余人,人数仍居于劣势。但正如史书所云,“论恐热性悍忍,多诈谋”。也就是说,论恐热性情凶悍,但心眼很多。他听说尚思罗召集苏毗部落前来,不由哈哈大笑,对部将说:“此天助也。”很快,各路游骑从论恐热营中奔出,在洮水沿岸广布消息,声称“论恐热乃苏毗王族后裔,奉吐蕃赞普密诏,起兵讨伐朝中佞臣。
”所以,这是个吐蕃版的“靖难之役”。消息传出后,苏毗军队人心浮动。论恐热趁机夜渡水发起攻击,苏毗军队纷纷倒戈。尚思罗眼见败局已定,只能继续向南逃窜。论恐热纵兵追杀,并允诺军队可以随意劫掠。也是尚思罗倒霉,他在山间逃窜,偏偏被苏毗乱军堵住,稀里糊涂的成了俘虏。斩杀尚思罗祭旗后,论恐热声威大盛,麾下已有了十几万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