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在此屯田,果然引起了曹魏的极大警觉。万一姜维反出河西,则凉州不为魏有。可是,司马昭也非庸人,他看到了姜维布局中的破绽。沓中与汉中相距数百里,都是山路,崎岖难行。蜀汉政权将不多的兵力分散在沓中和汉中两个地方,攻不足用,守不足御,必然顾此失彼。在姜维前脚刚走,司马昭就派了八路大军进攻蜀汉。其中有五路都是从凉州出发,直取沓中。
其他三路从关中出发,经略汉中。魏军十八万大军,齐头并进。姜维所领兵马不过五万,既失地利,又处劣势,无法抵挡。钟会主力大军十多万人轻松进入汉中腹地,与蜀军展开决战,防守汉中的蜀军既没有战斗力也没有数量上的优势。姜维此时想要救援,却被困在沓中与诸葛绪和邓艾周旋,汉中因此很快就被钟会占领,距开战还不足一个月。
姜维身为大将军,还兼领汉中太守,忧惧不已,不仅蜀汉危险,一旦钟会大军出现在姜维身后,姜维将陷入重围。此时蜀中门户仅有剑门关了。剑阁不容有失,因此姜维火速从沓中回援剑阁。因为姜维认为阴平崎岖难行,通不过大部队,因此就只在阴平留下了1000人的守备队。(姜维自沓中回援剑阁)姜维守住了剑阁,却被邓艾偷渡阴平,三万魏军出现在了成都平原上。
在敌国腹地作战的魏军士兵战力强劲,蜀汉军队不是对手。最后,刘禅带着60多个文武大臣投降了邓艾。姜维收到刘禅的投降诏书,伤心不已,拔剑击石。无奈根据已失,只好命全军投降钟会,献出剑阁。此后,姜维发现钟会有反心,生起复国之念,写了一封信给刘禅,希望刘禅能隐忍数日,他来使蜀汉重见天日,日月幽而复明。可惜功败垂成,姜维自己也在乱军中被杀。
(姜维:我计不成,死不瞑目)可见,姜维作为诸葛亮倾心培养的军事接班人,其才具自然是超拔于其他人的。相比于蜀汉集团的稳重气质,姜维的军事进攻战略富有冒险主义精神。他修改了行之有效的汉中防御国策,原本想诱敌深入,聚而歼之,同时占有陇右、凉州,徐图关中,进窥中原。他的军事谋划不可谓不大,可是蜀汉国力有限,又有宫廷内部政治斗争,无法全部信任他。
电影中有哪些片段让你觉得是神来之笔(比如《天下无贼》中范伟抢劫)?
1,功夫,开场,冯小刚饰演的黑老大,那句:还有谁!颇具神韵,黑老大的感觉来了,当然,功夫里出彩的镜头比比皆是。2,疯狂的石头,黄渤,躲在下水道给道哥打电话那段,“喂,喂,道哥,我手机快没电了”,“恁娘”(黄渤用的是山东话,非常传神)3,还是疯狂的石头,小军拿着中奖的可乐拉环,跑到北京天安门广场,一曲《我爱北京天安门》音乐响起,那种掩饰不住的喜剧效果…各自体会吧。
4,还有一部电影很冷门,估计看过的人不多,十几年前的一部优秀的德系二战题材电影,《极地重生》,男主费尽千险万难,终于到达边境,在通过一座桥就可以摆脱追杀的最后时刻,桥中间居然出现了那张有着一道疤痕的负责追杀的军官的脸,看到这儿,我当时曾经短暂的想,接下来的剧情该怎么继续?但编剧跟导演就是紧紧抓住了那种“普遍的人性光辉”,让这部闪耀着救赎风格的“重生”电影在最后一刻迸溅出人格的伟大、对自己对手的尊敬等等,还有很多,相信认真看到最后,你不会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