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丞相门生却有志难伸)公元248年,镇北大将军王平病逝,蜀汉已无大将,姜维被启用守备汉中。为此,姜维郁闷不已,常常嗟叹诸葛丞相之遗愿难伸。结果,刘禅回信说:“大将军大人大量,何必跟一个内臣一般见识?!”姜维因此知道了皇帝的真实意思,更加不自安起来。
魏延镇守汉中40年无事,为何姜维却连30天都守不了?
公元219年,刘备数次与曹操鏖战,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汉中拿下。汉中位于秦岭和大巴山之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转站。有了这个中转站,出川北上的军队,就能够舒舒服服在这里休养调整,进行粮草补给。虽然汉中并没有跳出川外,但是这个中转站却可以让蜀军大大地松一口气。汉中的地位重要,与荆州类似,与作为蜀汉的基本盘的四川盆地是不同的地理单元,需要择一位上将镇守,节制区域内大小事物。
原本以为汉中太守已经自己囊中之物的张飞,结果却败给了魏延。(魏延的含冤被杀是蜀汉大损失)刘备问魏延如何防御汉中,魏延答道:“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汉中是蜀汉的北方门户,是北伐的前进基地,因此着重于防守。魏延的策略即是依靠汉中的莽莽群山,以地利之便,采用错守诸围之法,将蜀军分散到每一个险要的关口(如骆谷,斜谷,子午谷等)重兵防御,剩下的军队主要留在汉中城内。
这样魏军没有有利的作战地形,在山川峡谷中,纵然有千军万马也难以施展,魏军十余年内不敢正视汉中。魏延因政变事被杀后,王平被任为汉中太守,又延续了魏延的防御策略,坚守待援,曹爽久攻不下,不得不撤兵。因此,汉中在魏延和王平手中30年安然无恙。姜维此时拜镇西大将军,因为姜维熟知西方风俗,文武双全,所以他想拉拢羌、胡为蜀汉所用,这样就可以控制陇西。
姜维的设想很有前瞻性,控制陇西,就可以隔断魏国伸向凉州、西域的势力,蜀汉可以从容消化这些地区,从而与曹魏在关中的争夺战中占据上风。姜维打了很多次报告,要求朝廷给兵给粮,要去把陇西打下来。对于姜维频起的北伐之念,丞相费祎每次都从中作梗,使姜维率领的军队每次出征都不足万人规模。为此,姜维郁闷不已,常常嗟叹诸葛丞相之遗愿难伸。
(虽是丞相门生却有志难伸)公元248年,镇北大将军王平病逝,蜀汉已无大将,姜维被启用守备汉中。有几年的时间,也是沿用魏延的策略,汉中不曾有失。公元253年,蜀汉鸽派领袖费祎被魏国刺客郭循刺杀于陛前,蜀汉权力洗牌,姜维得以大像事权,开始从容布局北伐。公元256年,姜维与镇西大将军胡济约好北上伐魏,在上邦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