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现代,人们是把《周易古经》和《易传》分开注释的较多。当然仍然坚持经传合一的著作和专家还是相当不少的。按《周易古经》原意解释:“元”,文字原意是“初始”之意,引伸为“大”;“亨”,本来和“享”是同一个字,“享”是祭祀神和上帝,并和神、上帝沟通的意思,所以延伸意为“通”;“利”字意思是用刀收获,本意是“利益”和得到利益“,也是“有利于”的意思。
“贞”,是“占卜”的意思。所以,《周易古经》乾卦的“元亨利贞”应当断句为:“元亨,利贞。”,意思是“大亨通,有利于占卜的事”。到了《易传》,内含大大扩充,这四个字断句为“元,亨,利,贞”,每一字都有自己的意义,这四种意义,合起来就叫“四德”,就是说乾卦具有着天德的四种德行,相应的君子也具有体现天德的四种品德,这是《易传》中专门解释《乾卦》的《文言》提出的:“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易传》中解释卦辞的《彖传》的阐释:"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纵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这四条意义,可以依据《文言》、《彖传》互相发明的解释,综合起来,意思是:元,是众善的首领和导引;君子体现仁德就足以作为民众的领导者、引导者;亨,是美好事物的汇聚和汇通;君子汇合众美就足以合乎礼;利,是义的和宜的体现;君子施利于万物就足以体现广大包容的义的精神;贞,是事物的主干和根本;忠贞坚定则足以担当和治事。
后来的义理派其它解释,大体都综合进入了以上的意思。象数派的解释,也有多解,那基本都是演义推广的意义了。乾卦这条卦辞,十分重要。特别是在《易传》的解释体系中,因为“乾卦”是六十四卦的首卦,并且是纯阳之卦,它的性质,代表了《易传》对《周易》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观的最基本的倡导和肯定。对乾卦卦辞的解释,是把《周易古经》的卦爻意义进行延伸解释的肇始部分,确定了以后把各卦哲理化、政治伦理化的基准。
供大家讨论一个看法。《易传》是对《易经》的哲理化、伦理化的提升,这个提升,是建立在对两个关键字的重新注释上的。一个是“孚”字,一个就是“贞”字。特别是对乾卦卦辞的这个“贞”字的重新解释最具有标志意义。“贞”字本意是占卜,为了把《易经》变成哲学、政治、伦理指导书,首先就把这个“贞”字由原意改成了“贞固”,掩盖了、也是超越了《易经》的传统的占卜用法,立即将《易经》改造成了“以理断易”,用通过讲道理帮助决策和认识、思考事物的“义理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