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是《周易古经》的本意,一类是负责解释《周易古经》的《易传》注解的意思。”,意思是“大亨通,有利于占卜的事”。“贞”,是“占卜”的意思。特别是在《易传》的解释体系中,因为“乾卦”是六十四卦的首卦,并且是纯阳之卦,它的性质,代表了《易传》对《周易》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观的最基本的倡导和肯定。
《易经》《周易》都是研究什么的?
看这个问题,我又想到了《孔子:被遗忘的古代科学家》,在第七章《孔子数学论》中作者提出“《易》之源是出于中华古天文历律规律的。”作者还引用多位学者的观点“如赵定理先生说:‘我认为《易》的源头,本为古历法所得到的自然规律。’黎子耀先生说:‘《易经》之作模仿历法’,‘《易经》出自天文历法家之手,历法研究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的关系’,‘《易经》的筮占,属于月占法,故以日之易月所成四象为占,反映历法家以日之易月所成四象定时制历。
’张汉先生也认为,太阴、月亮、地球‘三个天体是组成《周易》的基数,中国古代天文学是中国古代人文学的外衣,不懂古代天文学,就不能高谈古代哲学史,就不会明白《周易》。’张今先生认为,伏羲八卦主要是应用于历法,是八月太阳历,《易经》卦序是古阴阳历历法的规律。沈文基先生认为,‘《周易》筮法算之于数,识之于象,乃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九宫历算法。
’李文炳等人也认为‘河图来源于天文。’因此,我说《周易》是一部天学书。”这些引用的观点都出自出版社公开表的学术专著,作者还提出自己的研究观点“《连山》《归藏》《周易》三《易》均属古代历法。《连山》即‘夏道’之‘夏时’之历法,从《夏小正》知夏代历法年首在寅,寅连属于后天八卦图中的艮卦,艮象山,故曰《连山》的。
《归藏》首坤,即‘殷阴阳之书’,是商代的历法,商代历法有‘建未’之说,未连属于后天八卦的坤卦,故曰《归藏》。”再联系作者引用学者的还有他对《周易》的观点,可以看出《易经》《周易》都是古人对天文学的认识。再通过顾炎武说的“上古三代,人人皆知天文”看,就可以很好的认识《易经》《周易》是研究什么的了。再看这本书的第三章《孔子观天——天道论》作者说的“我们还证明了太极图也是来源于日月运动的轨迹,所以由伏羲八卦方位图生成的伏羲六十四卦圆图和太极图组配成的太极八卦图就更能显示出日月运动规律了。
而日月运动是制定历法的基础,所以伏羲六十四卦圆图实际上就是一种古老的卦历,这种古老卦历显示的是一种古老的十月太阳历。”从这本由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书看,可以看出作者说明《易经》《周易》都是古人对天文学的认识,我觉得这也是古人的生产需要分不开的。也可以说,人类的所有文明都是通过对天文历法的认识来认识世界的,如古埃及人对天狼星的认识,还有《中国科学思想史》通过对仰韶文化发现看,来说明中国人对二十八星宿的认识要比巴比伦人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