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样,手中有点权力的臣子就不会心心念念的要篡位了。梁武帝在《净业赋》中说了这个观点:“自念有天下,本非宿志……谁知我不贪天下,唯当行人所不能行者,令天下有以知我心。”(梁武帝剧照)然而,随着他对佛学研究的越深,越是痴迷甚深,不可自拔。这时候的梁武帝,早已偏离他用佛学来移风改俗的初衷。他渐渐的变成了一个虔诚的佛教徒。
公元504年4月8日,信佛甚深的梁武帝亲自颁布了《舍道敕文》:“……弟子经迟迷荒,耽事老子,历叶相承,染此邪法。习因善发,弃迷知反,今舍旧医,归凭正觉。……”从此与道家一刀两断,皈依佛门。皈依佛门后,他开始了骚操作,公元527年3月8日,梁武帝跑到同泰寺出家,令满朝大臣一头雾水,三天后,自己又跑回皇宫。
(跑去出家)公元529年9月15日,他第二次私自跑到同泰寺,脱下龙袍,换上袈裟,再次出家当和尚,16日,他在寺里讲解《大般涅槃经》。25日,群臣知道了,他们凑钱1个亿捐给寺庙,赎回了皇帝。公元546年4月10日,萧皇帝第三次出家,这次大臣们捐了2亿钱赎回了他。公元547年,3月3日,梁武帝第四次出家,他在同泰寺住了一个多月。
这次群臣不干了,他们不想凑钱了,于是在国库里拿了1亿钱,去寺庙里赎回了皇帝。梁武帝虔诚极了,他规定,僧人不能吃肉,只能吃素。本来僧人是可以吃三净肉的,在他的规定下,佛教就变得不吃肉了。他的晚年,深深沉浸在佛学的海洋,中了佛毒不可自拔,有一次接见印度来的达摩,在那次见面里,达摩想开悟梁武帝的,奈何他悟性不够,达摩只能渡江去少林寺面壁九年。
鲁达不适合当和尚,大家纷纷阻扰,为何还能当成呢?原因是什么?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原因其实很简单的归结为“不看僧面看佛面”。为什么能出家?是因为提出这个要求的人是赵员外这个有钱人。鲁达因为金翠莲一事,打死了镇关西,后流亡江湖之时,又巧遇了改嫁金翠莲。这时的金翠莲已经从镇关西的小妾变成了赵员外的小妾。双方见面后,鲁达就和金翠莲父女在金翠莲的房间里喝酒叙旧。你说一个杀人犯和自己的小妾在一起交往过密,换谁谁都会心绪不宁吧?关键这个杀人犯,杀的还是自己小妾的前夫,这就更让人坐立难安了。
这个赵员外也很有意思。明知鲁达就是杀人犯,却没有把他送官,而是送去当了和尚。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一来鲁达对金家父女确实有恩,直接送官可能会导致他和金家父女心生嫌隙,怕外界给他一个忘恩负义的评价。二来,也是真怕鲁达对金翠莲有什么非分之想,想着干脆就送去出家,好断了他的念想。赵员外把鲁达送上五台山的时候,是和长老这么介绍的:“今有这个表弟姓鲁,是关西军汉出身,因见尘世艰辛,情愿弃俗出家。
万望长老收录,慈悲慈悲,看赵某薄面,披剃为僧。一应所用,弟子自当准备,烦望长老玉成,幸甚!”从这几句话里就能看出来,鲁达的身份已经被交代的明明白白,也变相的说明了,收下这个人后的一切费用,由他负责。做为寺庙的长老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但是您赵员外都不把他送官,难道我这寺庙里的人还能把他送官不成?得,就先按赵员外的意思,把这人收下。
谁叫人是赵员外送来的呢?赵员外可是寺庙的大施主啊,寺庙还需要这样的人来供养呢,这个面子不给不行啊。所以,后来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寺庙的和尚都能接受的原因就在这里了。智真长老说过:“自古天子尚且避醉汉,何况老僧乎?若是打坏了金刚,请他的施主赵员外自来塑新的;倒了亭子,也要他修盖。这个且由他。”因为和尚根本无所谓啊,寺里收下鲁智深那是给了赵员外面子,东西弄坏了也不怕,可以找赵员外做新的,以旧换新,这波稳赚不赔。
后来把鲁智深送去相国寺也是赵员外的意思,赵员外回书来拜复长老说道:“坏了的金刚、亭子,赵某随即备价来修。智深任从长老发遣。”送去相国寺,这五台山的长老又把鲁智深的身世曝光了一次,乃言:“汝等众僧在此,你看我师兄智真禅师好没分晓。这个来的僧人,原来是经略府军官,为因打死了人,落发为僧。二次在彼闹了僧堂,因此难着他。
你那里安他不的,却推来与我。待要不收留他,师兄如此千万嘱付,不可推故;待要着他在这里,倘或乱了清规,如何使得?”鲁智深也不傻,他在相国寺明显就要安分许多,还顺手帮忙解决了几个市井无赖,一个安分守己,心怀正义的和尚,谁没事去举报他呢?更何况里面还存在相国寺和五台山两位长老的师兄弟情谊。所以大家个个都知道鲁智深是杀人犯,但又奈他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