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竟然害怕了,只能一直闪躲。最后,眼睁睁看着原本到嘴的水羚羊,大摇大摆的溜走。那么,问题就来了,非洲草原上的霸主——狮子,为什么平时见了水羚羊绕道走,关键时刻也不敢继续捕杀它,到底是什么原因?真的是因为害怕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对非洲水羚羊做个简单的了解:01、非洲水羚羊体味又重又臭称霸非洲的狮子平均身长2.7米,成年水羚羊的体长仅170~235厘米。
从体型来看,羚羊根本不可能是狮子的对手。可为什么狮子见了它大多数时候都是选择绕道走呢?这就要提到很重要的一点,那便是水羚羊的体味了。水羚身上的汗腺会分泌一种奇臭无比的油脂,覆盖全身,其它动物闻了必定会反胃。狮子基本很少接近和捕食水羚羊,主要就是这个原因,因为它们身上的气味太难以忍受了,全身上下都是臭烘烘的。
如果不是真到了没有猎物可吃的情况下,狮子都觉得吃腐肉,比去吃水羚羊香得多。不过,水羚羊自身可不觉得自己很臭,在它们闻来,越臭越能吸引异性,而且是很有魅力的表现。只是,在外人看来,它们简直就是奇臭无比!02、非洲水羚的长角犹如两柄利剑非洲水羚除了体味让狮子望而生畏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它头顶上了两个长角。它的角又长有多脊,呈螺旋形向后弯,就跟两把利剑一样。
当然,羚羊的角有时会出现长歪了的情况,这一类被冠上了一个独特的名称,叫“怪异水羚”。但不管它的角长成什么样,遇到其它动物袭击的时候,那对角都能起到极大的防御作用。即使是体型庞大、凶猛的狮子,也要避而远之,因为一个不慎,要是被水羚的长角戳到,可能就是从头到脚两个“大窟窿”,非死即残。不过,也不是没有狮子捕杀水羚的例子。
水羚的长角不是万能的,如果被群狮围攻的话,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它那对长角,也很难从中发挥作用,只能羊入狮口了。写在最后通过简单的了解,基本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狮子并不是害怕水羚羊!只是因为无法接受它的体味,有点担心会被它的长角戳伤而已。狮子作为非洲大草原上食物链的顶端,自然是不会去畏惧水羚羊的。狮子见了它绕道走,不过是因为还有其它猎物可以填饱肚子,所以看不上有臭味的水羚,也没必要去冒险和它的长角对抗。
你认为狮子和羚羊在草原上维持相对稳定数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大自然的规律,自然气候的变化,旱季和雨季的交替,导致食物的丰盛和匮乏,会导致物种的减少和增加,当狮子太多时,食物匮乏就会淘汰弱狮子,减少数量,大自然的优胜劣汰;2、生物育规律:狮子生育数量少,同时羚羊群体优势明显,生育数量庞大,数量战胜质量;3、领地问题:狮子有固定的领地,而羚羊是典型的运动员,四处迁徙,不会固定在一个地方,如果只是固定在一个地方活动估计羚羊早被狮子吃完了,?。
为什么网上的视频大多是狮子打不过老虎,小时候潜意识一直以为狮子比老虎强是什么原因?
第一个问题没有答案,不知道那些视频是怎么拍出来的,也不知道是哪些人出于什么目的拍出来的。第二个问题倒是有答案,可能是小时候受到一些西方纪录片的影响,因为关于狮子的纪录片比老虎多些,狮子更好拍摄,狮子的纪录片也更多的出现在纪录片频道里。还有就是小时候玩的一些游戏,比如斗兽棋,里面的规则设定是狮子可以吃掉老虎,老虎不能吃掉狮子。
很多网民都表示自己小时候斗兽棋玩多了,直到长大了还一直觉得狮子比老虎厉害,在遇到关于狮虎斗的问题时都会有意无意的偏向狮子。第三个原因可能源自两者的象征意义。狮子在西方拥有很高地位,尽管狮子在亚洲也有分布,但也基本都分布在西方文明在古代能够到达的区域里,欧洲国家的国徽当中狮子的出现频率很高,欧洲古建筑当中的狮子形象也很多,狮子在西方文化里是勇气和力量的象征。
老虎生活在东方,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对老虎都很崇拜,在东方文化里也是强大的图腾,是东方的象征。西方在国际舞台上比较强势,所以让很多人潜意识里认为狮子比老虎强。狮文化和虎文化看起来针锋相对,但在中国却和谐共存了两千多年。在汉朝时狮子从丝绸之路被进贡给中原王朝,中国人才能亲密接触这种动物,当时称其为西域狮,也就是亚洲狮。
我国汉唐两朝所控制的最大疆域里肯定有狮子分布,比如葱岭(帕米尔高原)的西侧就有狮子分布。狮子后来在中国文化里成为佛教的象征,随着佛教一起在中国落地生根并逐渐本土化,中国神话当中众多神兽如狻猊、辟邪、天禄、扶拔的原型就是亚洲狮。但在中国古代,老百姓并不能时常接触到狮子,而与中国本土的老虎接触较多,所以在古代老虎一直被老百姓认为现实中最强大的猛兽,很多关于老虎的成语、谚语、故事就可以看出。
▲创作于公元前400-390年的古希腊雕塑《咆哮的狮子》狮子老虎在近代之前还能在南亚和西亚的野外大面积共存,但缺乏两者的遭遇记录,也许是没被人类观察到,目前,唯一拥有野生狮虎的国家就是印度。印度在上个世纪将老虎(孟加拉虎)定为国兽,但印度的国徽图案来自于阿育王石柱上的狮子形象。所以,印度也是虎文化和狮文化共存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