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发了2021年10月的调资工资,养老金还能增加吗?
2021年11月开始领取养老金,说明你是10份退的休,养老金自退休的次月开始发放,而退休的当月仍然发在职工资。这次调资补发了10月份一个月的工资440元,说明你属于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而且根据调资标准,职务应当是副县处级,或者职称是副高级。从11月份开始享受养老金,就不再享受在职时的工资(包括增资部分)待遇。
那么养老金还能不能增加呢?按照政策,你的养老金增加是肯定的,但有三种情况导致增加的数额不同:1、如果你所在的地区,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以退休前最后一个月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加薪级工资)计算,那么,10月份增加的440元,自然就并入基本工资计算养老金。这样看,假如你有35年以上工龄、养老金计算比例是在职基本工资的90%,那么10月份增资的440元,体现在养老金中就比增资前多出396元。
据说笔者当地2022年1月之后退休的人员,将按此办法计算养老金。2、如果所在地区仍然按照“中人”退休养老金计算办法执行,即以2014年9月份个人基本工资额为基数计算养老金,之后历年增长部分也按规定比例计提追加,那么,养老金一定会略低于按第1种情况计算的数额。3、2021年10月退休,按政策可以享受退休人员2022年的养老金增加,今年是第18连涨,多方信息显示已成定局。
事业单位,今年二月退休,从去年十月加工资,对退休有好处吗?
这一次“从去年10月份加工资”指的是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的调整。从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改革以后,其基本工资就开始了2~3年一调整的模式。为了配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出现了一次大的调整,一些岗位、级别工资待遇甚至出现了翻倍的情况,从2014年10月开始执行。2016年,国家对基本工资再次进行调整,具体是从7月1日开始执行。
2018年也是顺理成章的进行调整,同样是从7月1日开始执行。这三次调整,人们普遍形成了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两年一调整的印象。2020年由于极其特殊的情况,基本工资并没有进行调整,相信大家也能够理解。2021年经济形势好转,我国的各项数据表现优异,等到各种数据陆续公布以后,从2022年1月份开始就陆续传出了调整基本工资的声音。
真正组织基本工资调整,是要求2022年3月底前完成,不过是从2021年10月1日开始实施。实际上,调整工资也是一个精细活,毕竟每一级工资都不一样,具体到每一个人的职务、级别,岗位、薪级也会有所区别,必须要严格对准落实,各种核对校正是避免不了的。有关工作真正在春节来临之前才组织安排下来,因此为了防止出错,很多地区都采取的是一次性统一补发差额的做法。
有的地方是按每月200元(也有的地方是300元),按照10月份在遍在岗的职工数量一次性拨付差额1000元。差额实际上是一次性补发到2月份,真正核对完工资以后多退少补。国家能够在春节以前多发工资差额,实际上也是希望能够大家过一个快乐的春节。本次基本工资调整的范围,主要是编制内在编在岗的人员,不包含退休领取养老金的人员,但是包括离休人员。
退休人员,实际上是每年都会按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调整通知,统一增加养老金。像这一次的基本工资调整三年调整一次,岗位工资最低的涨幅只有5%左右,较高涨幅也只有12.5%。基本工资是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待遇的一部分,如果长期不变的话,也会影响绩效工资等待遇的增长。由于近年来社保缴费年年增长,机关事业单位的缴费基数虽然说都会超过60%最低缴费基数,如果增长速度慢的话,还是会不断靠近的。
一般来说,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待遇要维持在社会平均工资的一定水平。一些违规发放的奖金奖励待遇,从去年开始国家就已经陆续清理取消了。总体来说,基本工资调整都是长效机制,即使我们的基本工资不调整,按照工资管理制度,薪级工资和级别工资,还有绩效工资之类的奖金奖励待遇是可以增长的。对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待遇,国家是有保障机制和产业规划的还是放心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