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东野圭吾就是这么讲出来了。在亮司和雪穗的故事中,只要稍微再加几个小证据,推翻警察的推论,故事完全可以朝着不同的方向去解释。东野圭吾的起笔点,是两个孩子,渐渐的引申到整个社会。而落笔点,是在整个大社会下,回归到两个孩子的命运。从时间上探索,到情节上推理,有很多小细节。说说个人感受的总结:白夜行三个字,大家应该都知道什么意思。
我们把人生的苦,归结到家庭不幸、社会黑暗、命运弄人……统称为阻力。在《老人与海》中,老人顽强不屈的拖回大马林鱼的骨干,并无物质上的充盈,而是精神上的胜利;在《白夜行》中,这种世俗定义的“失败”就更加明显了,如果我们没有读过这本书,只知道两个悲惨的孩子经历过这般的生活。他们像是两只蛆虫,在见不得光的地方攀爬,只是为了活下去,以及抓住那一丁点的类似于爱的温情,以此为活下去的理由。
命运是上天早就安排好了的,世上很多事无论怎样努力仍改变不了上天安排的结果,你信吗?
命运,时也、运也、命也。命是天,运是地。命运,究竟是上天安排的?还是后天努力的?我认为:努力,有可能改变不了命运的安排;但不努力,肯定改变不了命运。其实你不努力、不争取,永远不知道上天的安排是什么。你尽力了、做到了,也没改变什么,无法解释的情况下,才知道:原来上天是这么安排我的命的。信与不信,都只在做与不做。
努力是主观愿望,结果是客观存在。改变与否,不由我们的意志决定,只是“做”的结果。这个结果也许不是你想要的“结果”。记得小时候看过一个电视剧《海马歌舞厅》,我记得非常清楚,里面有一段对话说道:河边有几只蚂蚁,你一口气把它们吹到了河里,这就是它们的“命”。《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与司马懿一战,孔明周密布署把司马懿引到一四面环山的峡谷内,突然四面包围,将草垛浇油并点火滚下山坡,心想:司马老儿,这次你命休矣。
每个人都会死,思考死亡往往产生的是焦虑、恐惧、迷茫、无解、空虚、绝望这些情绪,你对死亡的感悟是什么?
十四岁那年,听医院的大夫说,爷爷的病情很重,生命大概维持不了多久了。瞬间,我感到天要塌下来似的,愣了许久。那是我第-次接触“死亡”这个词。夜深人静的时候,望看浩翰的星空,我思索着:人死了去了哪里?既然每个人都会死,那么为什么人还活着? 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地认识到:死亡意味着花样年华的终结,会让人焦虑、恐惧、迷茫、绝望的情绪。
当我站在死亡的角度审视现在的生命时,感到现在生命的每一天都弥足珍贵。我们要认真地对待生命的每一天! 生命是宝贵的,也是崇高和神圣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为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我们要善待自己的生命。同时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尊重、关怀和善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在时间的长河中,一个人的生命很短暂,“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己”。
茫茫宇宙之中,个人有如尘埃,微不足道。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会复返。 一个人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该如何创造出我想要的生活?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认真地审视这些问题,我们会更加认识生命的意义。有助于我们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创造丰富充盈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