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息在这片土地上的鹭鸶分很多种,有白鹭、夜鹭、灰鹭、苍鹭,还有全身黑色型的小白鹭。除了鹭鸶之外,还有大群的青脚鹬、池鹭、泽鹆、翠鸟等。以前生活在这里的黎族人民不知道这些鸟类的学名和分类,习惯上把“鹭鸶”等鸟类统称为“鸭”。现在还有一些黎族老人把白鹭称做“白鸭”,而“a”“鸭”和“亚”本地话发音接近。所以,“da a”的“a”有可能指的是“鹭鸶”。
《水浒传》这本书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要说《水浒传》名字的来历,先要说说《水浒传》的作者到底是谁。这个事儿其实是一笔糊涂账。比如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百二十回本的《水浒全传》,署名就写着“施耐庵、罗贯中著”。而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七十回本《水浒》,署名则写着“施耐庵著”。这种署名的不一致,只是《水浒传》作者糊涂账的冰山一角。
比如有人认为作者是施耐庵,有人认为作者是罗贯中,还有人认为是施耐庵、罗贯中合著。认为是合著的又有不同观点,有人认为施耐庵作罗贯中续写,有人认为是施耐庵作罗贯中编,有人认为是施耐庵作罗贯中改,有人认为是罗贯中作施耐庵改。简直都可以做排列组合题了。一般认为,《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成书的作品。而施耐庵、罗贯中,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甚至是不是实有其人,或者只是个虚构的化名,都说不清楚。
对了,要是你读到这里还心里打鼓,那就跟你明确一下吧,《三国演义》的作者署名就是罗贯中。四大名著的出现,远的距今六七百年,近的不过两百多年,为什么连作者是什么人都不能确定?这是因为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诗文才是文学正宗、大道,小说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所以,小说作者大多数是游戏、消遣之作,自己羞于提及,读者也不太在意。
此外,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是作者的独立创作以外,《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是在早期的民间集体创作基础上,到后来由作家再创作而成的,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比如南宋时已有《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石头孙立》等说话篇目。元杂剧更是有许多“水浒”的戏目,今天我们知道的有几十种,其中有剧本完整保存下来的就有大概十种左右,如康进之的《黑旋风负荆》、李文尉的《燕青薄鱼》、李志远的《还牢陌》等。
这些故事和人物在后来的《水浒传》中都能看到影子。宋朝末年,出现了《宋江三十六人画赞》,初次完整地记录了宋江等36人的姓名和绰号。到了元初,水浒英雄由36人发展为72人,最后发展到108人。据说,施耐庵根据这些材料进行艺术加工,终于写成《水浒传》这部书。但当时的名字还叫《江湖豪客传》。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弟子,看到老师写的这本书后,提议起名为《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