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便有人安排入座就餐。外(娘)家人祭拜,专题发言,此刻孝子要摘下孝帽。待这些“请客”无异议后,由总管喊道:“孝成”。孝子们重新将孝帽着好,这在当地叫“成孝”。随着总管“开席”的声音,乡邻亲友便可以动筷子吃酒席了。出殡出殡要赶在太阳升起的时候,是故,都是在逝者去世的第五天凌晨4点左右做准备。吹鼓手会从村东头奏乐到西头,再吹奏折回。
乡邻听到声音后齐聚丧主家,象征性地吃过早已准备的小米和宽面条煮熬的“两米子”。缘于空腹不可上坟的忌讳。燃放鞭炮,身强力壮的乡邻会抬棺动身。长孙挑起了“引X幡”带路,丧主的长子头顶灵前那个纸盆紧随其后,走出大门外便用力摔碎盆子,便有人递来逝者的遗像,捧好。随着出殡的队伍走在棺材,逢桥涉水要跪下叩头,撒纸钱放鞭炮。
抬棺人中途可以替换,但不得落地,直达坟地。落丧到达坟地后,落棺。由儿子下坟穴扫墓,并放七枚铜钱或硬币,又摆成“北斗七星”之状。停当后,将棺材入坑,罗盘定位,扶正棺木。之后,儿子和女婿又下墓穴,捋顺逝者衣衫,盖好被子,扶正尸体,并揭去“苫脸纸”后,盖上棺盖,再上来。紧接着由儿子、女儿捧土撒入坟墓中。由亲属先揪下笫一锨土,于是众人齐心协力揪土,直至成坟堆样。
此时,再烧纸钱、纸品,孝子哭声震天。返回时,孝子们要拾一上蒿子桔回家,并置于灶台柴禾堆。谢客送葬返回事主家,已有酒菜摆放在桌上。亲友及乡邻,不论老幼都上桌,厨子也炒完了最后一道菜,上得桌来。事主会逐桌敬酒,并说些感谢的话。总管端着盘子,放着钱、烟、酒之类,给凡是要收钱的人,如厨子、吹手、先生、“穿衣人”,有时也有丧事“一条龙”服务的。
再由事主给总管敬酒并送上两瓶酒、一条烟(一般都不会收)。总管也发话了,大家费心了,吃好喝好。之后拆帐篷、还桌凳,各行其事。此外,还有葬后,由儿子去坟地,连挂三晚上点着的灯笼;逢七天为一期,笫四十九天是“尽期”,当日至亲须上坟祭拜,从此无禁忌可以出入亲邻之家。三周年内事主家不贴春联(但可贴黄纸黑字的对子)。
人死以后家人应该做些什么?
人死以后家人应该做些什么?对老人过世,没经历过是不知道的,我父亲在七十六岁那年去世,他病危的时候,我们全家里人几乎都在床边守望,守了几天,都没断气,因为跟他吊针,所以大家有点松懈了,当时我们都去堂屋里稍坐几秒钟,我一进去看,老爸只有出气了,我忙喊爸爸要走了,大家一进房里老爸就断气了,这叫做为老人送终吧,从此永别了,大家哭成一片,但也唤不醒老爸了,但老爸眼睛还是半睁着,还没闭眼,我说爸爸请您安心走吧,我们会好好地生活,请您不要挂牵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