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解梦 > 起名知识 > 算命经验 > 鬼谷子预言了什么,师父鬼谷子说了8个字

鬼谷子预言了什么,师父鬼谷子说了8个字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4 11:49:19 编辑:运气知识 手机版

灾情过后粮价就趋于稳定,基本维持在十六七文左右,雍正到乾隆时期,平均粮价也是这个水准。到了道光以后,清朝的经济迅猛下滑,规模不一的农民起义开始爆发,社会购买力下降,所以钱也就越来越值钱,一两银可换一吊钱,也就是1000文。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政府需要花钱,于是在准备金(银本钞)以外,增印宝钞(纸币),一定程度上造成通货膨胀,促进货币贬值,所以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1600或1700文了。

随着鸦片流入中国市场,白银大量流出,加之战争赔款,使清朝银价猛增,一两白银竟然可以换到2200或2300文钱。所以粮食价格就会跟着暴涨,以至于卖到80文一升。经过同治中兴的短暂恢复,清朝的经济得以好转,所以通货膨胀得到一定遏制,所以粮食价格有所回落。而光绪元年(1875年)开始,清朝遭遇了“二百年未有之灾”,即“丁戊奇荒”,为何在大型灾荒时期,赊刀人还能命中粮价下跌的预言呢?(北方灾民)其实这次灾荒主要受灾地区在华北,继而波及山西、河南、陕西、河北、山东五省,受灾人口规模在一亿六千万到二亿左右,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一半。

其中重灾区的两千万人口不顾政府封禁条例,直接闯出了山海关,直奔清朝龙兴之地东北,俗称“闯关东”。而这次灾害的赈灾工作其实并非由清政府承担,政府将这个压力抛给了地方大商贾,江南的商贾就要面临白白捐粮的亏本买卖,与其这样,倒不如低价清仓,所以江南的粮食价格一时间反降不增。(灾荒下的维稳)再者,清政府在赈灾时的主导思想并非人命关天,而是防止民变,所以“防流”思想凌驾于“救死”之上,因为在其看来,历史上的饥荒流民往往都是重大暴乱的诱发因素。

所以不管是清政府也好,民间富绅也罢,甚至是国外的传教士,免费开设粥棚进行救济。尤其是南方的商贾,将粥棚开在长江以北,阻碍灾民南下,并在灾民南下之前,尽快清仓,以免出现“抢大户”的暴力事件发生。所以一时间出现较为奇特的现象,即北方一米难求,南方粮价恶性清仓大跌,相比较囤积居奇,保命显得更重要。(等待开仓抢购低价粮食)经营模式分析从这里可以看出,赊刀人的预言至少包含了两种眼光,一是经济眼光,二是政治眼光。

但是具备这样格局的人,还需要赊刀谋利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赊刀人的经营理念更多的是出于赌徒心理。赊刀人作为生意人,走南闯北获得不对称的信息增量是可能的,古代地域差异下的粮食价格存在较大差别,这多表现为地域性的丰歉之别,虽然有粮仓作为调控市价的工具,但市场做出反应是需要时间的。所以这个时间差可以被赊刀人充分利用,但要说13年之久的准确预测,要么真是“玄学大师”,要么就得承认“有赌的成分”!不妨换一种思路,倘若赊刀人在此地预言粮价会涨,换了一个区域预言粮价会跌。


文章TAG:鬼谷子预言师父鬼谷子预言了什么师父鬼谷子说了8个字

最近更新

起名知识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