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少数民族特有的习俗,在全国流行开来。有“学者”猜测他们是西夏人的后代,又有“学者”联想到三星堆,后来经过不断改革,才有了现在的旗袍,这里向大家简介一下鲜为知的“少数民族”一一尔苏人,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少数民族”与我们一起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的存在一直被忽视,被遗忘。
1、少数民族有哪些不为人知的风俗习惯呢?
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已是定论。其实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少数民族”与我们一起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的存在一直被忽视,被遗忘,仅在我家乡近千平方公里的地域,就生活着几支有着独特传统风俗的族群。如木雅人、水田人、尔苏人,这里向大家简介一下鲜为知的“少数民族”一一尔苏人。尔苏人仅生活在四川甘洛县与石棉县境内,人口三万,
当地汉人称之为西番,自称“尔苏”(白色的意思)。这个民族有自己的语言与图形文字,解放后在民族划分时被遗漏,尔苏人尴尬地在多民族的大家庭里生活了几十年,直到1994年才被划分为藏族,尔苏人并不认同自己是藏族的一个分支,他们的历史一直是个谜,“我们祖先的故事是不能对外讲述的,讲了就会被追杀”,想了解他们的历史只能得到这样的回答。
因此有“学者”猜测他们是西夏人的后代,又有“学者”联想到三星堆,尔苏人究竟从哪里来已无法考究。尔苏人的传统节日是环山鸡节,环山鸡节没有固定日子,每年八月中旬开始,以他们独有的方式,拜祭山神、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靠近汉人的村落姓汉姓,讲汉话,靠近藏族的村落信仰藏传佛教,尔苏人险遭同化。
2、有哪些少数民族的特有习俗,在全国已流行开来?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有哪些少数民族特有的习俗,在全国流行开来?一旗袍。旗袍可以说是我国服装里的国粹,它设计合理,做工精细,尽显女性之美。色彩缤纷的旗袍,是最绚丽多姿的,一个身着旗袍的美女,袅袅婷婷的走在路上,无疑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您知道吗?穿旗袍起源于满族妇女,满族妇女穿的是上下相连的通体衣,就是旗袍的原型。
那么满族妇女为什么喜欢穿这样的衣服呢?因为这种衣服代表吉祥如意,大家在电视剧里可以看到这种衣服。特别是格格或者皇贵妃穿上很是雍容华贵,她们当时穿的“旗袍”没有现在的合体,比较宽松。后来经过不断改革,才有了现在的旗袍,民国时期也特别流行女子穿旗袍。比如宋美龄,除了穿旗袍她还喜欢收藏旗袍,二子孙饽饽。满族人结婚的这天要吃子孙饽饽,
子孙饽饽就是我们现在吃的饺子。饺子形似元宝,寓意吉祥,满族人结婚吃子孙饽饽是期望子孙满堂。直到现在,我们这里人结婚还吃饺子,并且专门有人问饺子熟不熟,新郎不管饺子熟不熟都要回答:生。为的是讨个口头彩,求开枝散叶,儿女满堂,现在,吃饺子的时候更多了。过年吃饺子,清明吃饺子,九月九吃饺子,立冬吃饺子,家人团圆吃饺子,
3、少数民族怎样过年的?有哪些特殊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节日,每当春节来临时,在外工作的人们都会停下忙碌的工作,高高兴兴的回家过年。小的时候一到过年就特别的开心,有好东西吃、好看的衣服穿、走亲戚串门,拿压岁钱,我们这边因为靠海,所以过年的时候家家都会自己做“鱼丸”吃,然后舞龙,自己做火把晚上爬山。每个地方的过年习俗都不一样,那么少数名族是什么过年的呢?藏族藏族的朋友是按他们自己的历法过年,藏族和汉族农历相差不远,一般是在汉族春节过后的几天,
藏族过年的习俗是在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家家户户会把脏水往西边倒掉,寓意着这些脏东西跟太阳下山而消除,以表示辞旧迎新,万象更新。在除夕这天,他们会举行盛大又隆重的“跳神会”,大家穿上艳丽的服装,带上各种各样的面具,吹着海螺、敲着打鼓唢呐等乐器,然后载歌载舞,驱邪降福、辞旧迎新,等到晚上,大家吃着油饼、奶饼、血肠、手抓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