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应用五行学就是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方法和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具体地解释人体生理和病理的现象,並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以上仅仅指出了五行与阴阳太少的关系,仍然流于粗略,如果从河图数字系统看五行的生成,会发现更多的奥秘,中医就是用五行对应人的五脏六腑的典型应用,利用五行的生克制化的推演,珍断发病的部位,辩证思治,使患者能够早日恢复健康。
1、金木水火土,五行是如何相生相克的?
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因为金若被烈火燃烧,便溶为液体,液体属水,水生木,因为水灌溉树木,树木便能欣欣向荣。木生火,因为火以木料作燃料的材料,木烧尽,则火会自动熄灭,火生土,因为火燃烧物体后,物体化为灰烬,而灰烬便是土。土生金,因为金蕴藏于泥土石块之中,经冶炼后才提取黄金,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因为金属铸造的割切工具可锯毁树木,木克土,因为树根苗的力量强大,能突破土的障碍。土克水,因为土能防水,水克火,因为火遇水便熄灭。火克金,因为烈火能溶解金属,金木水火土五行所主的事物:一、金——主西方,秋天,燥,白色、鼻孔、皮毛、肺脏、大肠。
二、木——主东方、春天、风、青色绿色、筋、眼睛、肝、胆,三、水——主北方、冬天、寒、黑色蓝色、骨、耳朵、肾脏、膀胱。四、火——主南方、夏天、暑、红色紫色、脉、舌头、心脏、小肠,五、土——主中央、长夏、湿、黄色啡色、肉、嘴巴、脾脏、胃。中医五行相生:如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
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金生水,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
中医五行相克: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肺属金,心属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约肺金,如心火之阳热,可抑制肺气清肃之太过,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约肝木,如肺气清肃太过,可抑制肝阳的上亢。脾属土,肝属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约脾土,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
肾属水,脾属土,土克水,即脾土能制约肾水,如脾土的运化,能防止肾水的泛滥。五脏中每一脏都具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的关系,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说明每一脏在功能上有他脏的资助,不致于虚损,又能克制另外的脏器,使其不致过亢。本脏之气太盛,则有他脏之气制约,本脏之气虚损,则又可由他脏之气补之,比如脾(土)之气,其虚,则有心(火)生之,其亢,则有肝木克之;肺(金)气不足,土可生之;肾(水)气过亢,土可克之。
2、如何理解阴阳五行学问?
阴阳与五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先说说阴阳吧,起初来自人们对阳光向背的观察,事物向阳光的一面为阳,背阳光的一面为阴。随着人们对事物的研究,发现宇宙中的万事万象都可归为阴阳两大类,用阴阳来解释自然和社会中的一切现象,阴阳的概念在不断的引申和扩大,比如:天地、日月、昼夜、寒热、明暗、黑白、男女、上下、内外、进退、动静等,
阴阳关系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阴中涵阳,阳中涵阴,互相依存,彼此消长。正如老子说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与现代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完全相符,所以我们看待事物,不能片面地,孤立地去看,而应该全面地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下来再说说五行学说,我们的先辈,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依其性质和特点,进行比拟和归类成五种基本物质,即金、木、水、火、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