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提醒一下,大部分人以为高考只有7、8日两天,其实部分省份是有三天的,为7、8、9日三天。今日是腊八节。我们参加高考的时候,那是每年的7月的7、8、9日,并不是6月,记得这个是2003年才改成6月份的。
为什么高考是每年六月的七号八号?
我们参加高考的时候,那是每年的7月的7、8、9日,并不是6月,记得这个是2003年才改成6月份的。请关注:容济点火器为什么一开始要选7月7日开始,1977年恢复高考,当年的高考第一科都是语文,记得考题大概是:40年前那天发生了什么,也就是1937年7月7日,那天可是七七卢沟桥事变呀,相信选择7月7日来开始高考,是纪念当年的抗日战争!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影响逐渐加大,社会各界要求将高考时间提前的呼声也日趋强烈。
为此,教育部在广泛听取了中学、高校和各省级人民政府及教育行政、招生考试部门等方面的意见后,决定从2003年开始将高考时间提前一个月,定在每年的6月7、8、9日。人性化调整,这才是真正原因哦!中国人凡事讲究吉利,高考这么重要的事情, 也有人就调侃“678”与“录取吧”谐音,以为国家选了个吉日来让学生们决定命运,呵呵。
另外提醒一下,大部分人以为高考只有7、8日两天,其实部分省份是有三天的,为7、8、9日三天。虽然6月的气象灾害比7月少,但有些剧烈天气也不能忽视。6月,随着副热带高压北抬,江淮流域维持稳定持久的雨带,降水量大,降水持续时间较长,且常出现间歇性的阵雨或雷雨,有时还出现暴雨。另外,冷暖空气相遇会造成局地剧烈天气,产生雷暴、大风、冰雹等天气。
降水和强对流天气等可能影响交通、电力、建筑物和人身安全,引发内涝、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同时,6月,台风活动逐渐增多。受台风影响,华南以及浙江、上海、山东等地的沿海地区可能出现洪涝、地质灾害、供电供水紧张甚至中断等情况。据气象资料分析,6月,各地气温快速升高,黄淮、西北地区东部、华北、江淮、江南、华南等地高温频发。
今天腊月初八是什么一个传统节日?有什么风俗呢?
今日是腊八节。腊八节即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起源于古人这一天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习俗,但又有很多说法,概括说有以下几种:(1)相传佛祖释迦牟尼这一天修道成佛,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这一天布施稀粥,故称腊八粥。 (2)起源于元末,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腊月初八这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
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腊八粥。朱元璋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便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3) 对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4) 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无粮食的民工被饿死在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民工们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大家都喝。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5)相传有老两口一辈子吃苦耐劳,持家节俭过日子,家业发达了,但儿子却不争气,败家败到无米下锅的地步,到了腊八这天,邻居接济他,煮了一锅“杂粮粥”。
意思是:“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这顿粥儿子改掉了恶习,开始正日八经的过日子,结果家景一天天好起来。民间流行腊八吃粥的风俗,就是让人们以此教训警告后人。关于腊八节的习俗各地大同小异,反正"腊八粥”是必不可少的,这源自关于每个腊八节的传说都与粥有关。吃"腊八粥”寓意都含有不忘过去的意思。我们北方除吃"腊八粥”还有吃水饺的习俗,水饺形状象元宝,象征发财,腊八吃水饺是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