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朝开始就有清明节,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有传闻说端午节是屈原设立的,但是根据历史记载在西周初期就有端午节了,满族人马背上得天下,所以节日期间都要举行跳马击球的体育活动,譬如在頒金节上,人们宰杀羔羊,点起篝火,载歌载舞,进行跳骆驼,滑冰等等的节目,好不热闹。
1、满族有什么传统节日?
五十六个民族各有各的传统节日,当然,他们也受到中国汉文化的影响,特别是春节和元宵节。满族作为最后一个统一中国的封建王朝,它可以说在很大范围内都接受了汉文化的影响,不像元朝那样排斥汉文化,鼠目寸光,所以成为了历史上一个短命的王朝。满族人马背上得天下,所以节日期间都要举行跳马击球的体育活动,譬如在頒金节上,人们宰杀羔羊,点起篝火,载歌载舞,进行跳骆驼,滑冰等等的节目,好不热闹!据说頒金节乃满族人族庆之节日,所以,这是满族人最重视的节日,即每年农历的十月十三日,
至于添仓节,顾名思义,寓意仓库丰收的寓意。人们煮好高粱米饭,用青秸秆编织好小木马的形状,然后插入饭盆中,置于仓库高位,祈盼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即每年正月二十五日,还有一个虫王节,作驱虫之用。人们杀猪宰羊,献祭虫王爷,据说,他们有特定修建的虫王庙。满族人民对这个节假日也特别重视,毕竟人以食为天,祈求庄稼不被虫患,也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即农历六月初六日,
2、传统节日有什么风俗和节日?
我国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除夕等节日,主要的风俗有:春节春节是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时间是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自古以来春节就有一个非常好的寓意,我们把春节寓意为新的开始,新的一年,所以是正月初一的这个时候,古时候,新年并不是正月初一,反而是四节气中的立春。
汉族人把春节看得尤为重要,我们在过年的时候会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看灯花,发红包,拜访亲戚等等,也有很多少数民族,他们也会过春节,但只是形式不一样,元宵节正月十五日就是元宵节,古代的人们特别喜欢月亮,而元宵节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代表着吉祥,人们定会在这一天庆祝!他们会去看灯会,也会吃元宵,自家人和和睦睦,预示来年团团圆圆!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龙抬头是一个有寓意的传统节日,以龙命名,寓意着希望来年能够风调雨顺,庄稼能够长得非常好,又称青龙节。
主要的目的就是他们希望神龙能够在天上保佑他们,所以二月二他们会把碾子立起来,认为碾子是龙的化身,是对龙的一种尊重,还有一个习俗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那就是“正月不能剃头,剃头会死舅。”因此很多人会选择在二月二日剃头,意思就是剃了龙头,图个吉利,其实正月里剃头死舅是以讹传讹的一个说法。清朝人为了纪念明人,他们不愿意剃头,是一种思旧的表现,后来思旧被后人理解为死舅!还有个传闻,说在二月二日也不能开大车,怕砸了龙腰,
清明节也叫踏青节,是过了冬至后的第108天,清明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在这一天都会去扫墓或者祭祖。从周朝开始就有清明节,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在中国不只是汉族人过清明节,还有很多少数民族也都会过清明节。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比较古老的节日之一,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端午的原名是端五,古人认为五月不吉祥,而初五又是五日,所以为了避讳“五”,因此改名为“午”。
有传闻说端午节是屈原设立的,但是根据历史记载在西周初期就有端午节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各地过端午节的方式也不太相同。唯一相同之处就是在这一天都会吃粽子,不同之处就多了,有些地方的习俗是这一天女儿回娘家、插艾草、比武、吃打糕等,还有些地方在这一天要赛龙舟、荡秋天、饮用雄黄酒、吃新鲜水果等等,中秋节农历的八月十五就是中秋节,从唐朝开始就有中秋节,到了宋朝之后开始被民间重视,后来成为中国特别重要的节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