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提到为什么诸葛亮说魏延天生反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说魏延后脑天生反骨,也是小说演义为了强调诸葛亮不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还有看相识人的本事,正史并没有记载,如果说魏延天生反骨,魏延也没等造反就被杀了,而曹操,司马懿等人都属于背叛朝廷篡位夺权的人,但是他们并没有一个是天生反骨。
1、诸葛亮为什么始终不相信魏延?为什么说他脑后有反骨?
我是五色土聊历史,我来回答:实际上,魏延脑后有反骨,不被信任,最后被杀,都是诸葛亮一步步精心的布局,这是个连环计,请看官耐心读来。魏延,字文长,义阳(今河南桐柏)人,深受刘备器重,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
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期间魏延多次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一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如同韩信的例子,但诸葛亮一直不许,因而认为自己无法完全发挥才能,心怀不满。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但性格高傲,性情极恶,人人都避其锋,唯独杨仪不屑魏延,与他势成水火,甚至有数次魏延拿刀作势要杀杨仪的举动;诸葛亮爱惜二人,费祎也常为二人调解。
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相互争权,魏延败逃,为马岱所追斩,并被夷灭三族,下面我们就来分析魏延其人:其一。诸葛亮始终不相信魏延,据说是因为他脑后有反骨?实际上这是诸葛亮的托词,诸葛亮玩的是政治谋略,魏延玩的是军事谋略,双方不在一个层次上,但是可惜的是,魏延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的才能,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位置,更不能正确认识诸葛亮所具有才能。
就像一个自视甚高的小学生,鄙视一个才高八斗的中学生一样;又像是河流鄙视大海一样,其二。若说诸葛亮想要玩魏延,玩死魏延几个来回都不多,但是诸葛亮是顾全大局的,国家的安全和稳定是最重要的,诸葛亮活着的时候,他能掌控魏延,但是诸葛亮死了之后,就没有人能掌控魏延了,所以魏延也要跟着诸葛亮一起死。其三,诸葛亮死前布了一个连环计,利用魏延和杨仪的矛盾,通过杨仪杀掉魏延,又通过杨仪心胸狭窄,嫉贤妒能,既对蒋琬的嫉妒,搞掉杨仪(因为蒋琬接了诸葛亮的班)。
从以上可以看出,诸葛亮对他周围的人的了解,是了如指掌,甚至是入木三分,想要玩死谁是没有商量的,当时能和诸葛亮耍心眼儿了的,也就是司马懿了,孙权曾经说:杨仪、魏延竖牧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陆文圭评之:魏延及杨仪,两人蜀俊乂。各怀专忌心,曲直竟谁在,
2、“天生反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诸葛亮说魏延天生反骨?
“天生反骨”意思指那些天生具有叛逆性精神的异端、不忠不义之人。天生:天然生成、命中注定,反骨:指枕骨,又名后山骨。也有人将头有反骨称之为反叛的特征,传说李自成、李世民便生有反骨。在现代社会中,反骨成为勇于开创,思维敏捷的象征,楼主提到为什么诸葛亮说魏延天生反骨。我认为这是巜三国演义》的诸葛亮说魏延的背叛情节,我们不要纠结这些,这里诸葛亮说魏延天生反骨,只不过是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中刻画手法而已,
文章中将诸葛亮描写出一个心思缜密、有智有谋的能人,而且自恋、自大到了极点,不相信别人的脑子,不喜欢有主见的人,而魏延恰恰是个有脑子、有主见的人,这一点肯定不能为诸葛所容,所以诸葛亮一开始就不喜欢魏延,魏延能文善武,有勇有谋,具备领袖才能,而且在诸葛亮死后基本上是蜀国资历最老、威望最高的人之一,诸葛亮当然知道他的能力和威望,又知道刘禅的水平,诸葛自已因为对刘备的承诺所以不会夺权篡位,但是他不知道魏延会怎么样,所以为安全起见,以“魏延有反骨”为由蓄谋要除掉他。
上面写到古代李自成、李世民等也称之为有反骨的人,实际这些天生反骨的人一般也都有过人之处,这是他们自视甚高、目空一切的资本,在处事为人的时候他们往往能爆发出惊人能力,能驾驭这样人的必须懂得他们的心理和思维模式,才能让他们俯首听命。所谓千里马有却真正的伯乐难遇,诸葛亮的大智大谋具有,但胸怀狭窄容不下有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