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姓很早就有了,由于张姓传承的家风是“忍为贵”,所以张姓不断发扬光大,源远流长,人丁兴旺,成了一个大姓。张姓是个大姓,历史上为什么没有一人当皇帝,接下来咱们说说问题,王姓和张姓为何是大姓,汉朝时期,张姓人群迅速遍布整个北方;到了魏晋南北朝,因为北方战乱的原因,张姓开始南迁;到了唐宋时期,张姓开始向湖广和云贵地区移民。
1、张姓没有出太多帝王,怎么成为大姓的呢?
张姓是个大姓,历史上为什么没有一人当皇帝?据说原因是这样的:得从封神榜说起,话说姜太公忙着封神,把中间最重要的一个位子留给自己,当时玉皇大帝还是个无名小卒,看见这个位子空着,就问:这个位子是谁的?姜太公说:“有人”,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又问:“这个位子是谁的?”姜太公正忙着封神,看也没看就说:“有人”,他就坐上了,并且自说自道:“我姓张,名有人”,就坐上这个位子了,所以就成了神中最高领导人——玉皇大帝。
从此以后,凡间就没有一个张姓做皇帝,试想天上玉皇大帝多尊贵啊!岂能让凡间皇帝跟他一个姓?不是犯上吗?听说后来也有几个张姓当皇帝,都是割据的小地方,但是都不长久就不得善终,严格的说一个张姓也没有在中原大地当过皇帝,不过张姓很早就有了,由于张姓传承的家风是“忍为贵”,所以张姓不断发扬光大,源远流长,人丁兴旺,成了一个大姓。
2、张姓长期作为第一大姓,为何没出过皇帝?(要考证,不要传说)?
张姓在中国,是一个大姓,全国大约有8000多万人姓张,比德国整个国家的人口还要多,姓张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历史上没有姓张的人当过皇帝呢?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下五千年,有很多的朝代,按照道理来说,人口越多的姓氏当上皇帝的概率越高,人口数量排行前三的姓氏,依次为王姓、李姓、张姓。姓王的人当过皇帝,姓李的人也当过皇帝,王莽建立了新朝,李渊建立了唐朝,
那为什么人口数量排名第三的张姓,没有人当过皇帝呢?诚然,历史上也有姓张的人称过帝,但是毕竟不是大一统王朝的皇帝,如张邦昌在“靖康之变”以后,被金朝拥立为大楚皇帝;张献忠于明末清初之时,在四川建立了大西政权,称大西皇帝。姓张的人虽然没有当过大一统王朝的皇帝,但是呢?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玉皇大帝是姓张的,玉皇大帝是天庭地位最高的神仙,民间认为玉皇大帝的真实名字其实是张友仁,有人说是张百忍的,总之,玉皇大帝姓张,
在中国古代,还有一个职位是张氏族人世袭罔替的,这个职位就是天师,天师世系是由张氏世系罔替的,非张氏不能传,到了元朝的时候,官方正式承认了“天师”这一称号。“天师”为什么只能由姓张的人担任呢?这与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有关,道教奉老子为创始人,庄子为祖师,但是道家学派与道教还是有区别的,道家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思想学说,而道教则是宗教。
东汉末年,张道陵在蜀地创立的五斗米道(天师道)与张角在中原地区创立的太平道,使得道教有了严密的组织制度和思想体系,一般认为这是道教作为宗教的起源,天师道和太平道是早期道教的两个最大的派别,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发起了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黄巾军起义后来被东汉朝廷给镇压了,张角病死,黄巾军余部又被曹操给收编了,黄巾军起义失败以后,太平道的影响力也随之衰微。
五斗米道(天师道)则一直有传承,张道陵传子张衡,张衡传子张鲁,三国时期,张鲁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社会组织,割据汉中,后来归附了曹操,张鲁在临终前,告诉其子张盛,张天师位必须由其后人以及张姓宗族传承,这样一来,张鲁之后,天师世系则一直是在张姓族人中传承,到了元代,“天师”一职得到了官府的承认。姓张的人虽然没有当过大一统王朝的皇帝,但是,天师世系则一直是在张姓族人中传承,
3、张王李赵是中国四大姓,李姓赵姓出过皇室,张王两个姓氏为什么可以成为大姓?
当然是人多啊!首先对于张王李赵是中国四大姓的说法,我是表示怀疑的,请问刘姓去哪了?刘姓堂堂中国人口数量第四多的姓,在最新的《2018年全国姓名报告》中,刘姓人口7200万,仅次于王,李,张!排在赵姓前面!此外,论历史,刘姓的皇帝数量比赵姓多,统治时间比赵姓长。刘姓皇帝多达66位,其建立的各个朝代,统治咱们国家的时间也要超过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