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关着门过日子”,过“自闭”式的农村社会生活,那你在农村过的日子就注定比较艰难。在农村很少有人选择关起门“过独门日子”,住在农村,家里修修补补的还算是小事儿,如果你家要办红白喜事儿,不找左邻右舍帮忙根本就办不成,因为这在农村根本就没法凭借你一己之力完成。
1、如果小孩子丢了钥匙,那怎么打开农村的大门?
你好我是@农村人小鹏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你这个问题问很好,丢钥匙这个事经常发生,有的人是记忆力不好,有的人是慌张有别的事急忙走了,最后回来一看钥匙没了,或者家里面了,这个时候朋友千万不要着急,听我细说,我们慢慢的掏出手机,有人说请开锁的来吗?那我就想回答你,农村人很少存有开锁人电话的,你以为是城市里,那掏手机干什么呢?俗话说的好,遇到任何事情不要着急,掏出手机,发个朋友圈。
开个玩笑,如果真丢了钥匙,或者家里面了,只能去邻居家借个梯子,翻墙头进去了,不过你翻墙头的时候最好不要让路人看到,因为农村小偷还是有的,所以说动作要快,还有就是如果你想直接不要锁了,直接借锤子k掉它,不过现在农村大门有的是暗装锁,那只能跳墙头了,你像电影里面拿铁丝那是不现实的哦,我是@农村人小鹏喜欢我陈述的多多评论转发哦。
2、为什么农村人喜欢把大门打开,而一些城里人总是把门关着,你怎么看?
“开着门过日子”还是“关着门过日子”?这其实是一个“如何做人?”的问题,村里老一辈儿人常说,咱们老百姓过日子,其实就是“关门开门”。关上门,能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好;打开门,能将外面的事情摆平,如果一个家庭这两点能做到了,日子就能过好。所以,门在农村人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在农村人看来,自己的家务事属于“内政”,农村的社会交往属于“外交”,而“内”与“外”的界限就是“门”,它是连接家庭与社会的通道,
农村是个熟人社会,信息很透明。因为村民们都喜欢盯着别人家过日子,你监督我来,我监督你,就很难藏得住事儿,但不管你信息如何透明,谁家都得多少留点儿隐私啊?所以,谁家要是有啥私密的事情,肯定要关上门说,以防隔墙有耳。关门是为了处理不想让外人知道的家务事儿,但是事情处理完,你就得将门打开,很多城里人可能不理解这是为什么,因为城里人可能不知道,农村人最怕别人说他“关着门过独门日子”。
为啥农村人不喜欢关大门?在农村生活,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通常就是敞开大门,清扫下门前的过道,再和过往的乡邻打打招呼,寒暄几句,一天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家里人要走出家门踏入社会,家外人也可能登门拜访。这门里门外的一出一进,就是农村人的社会交往,这时候,如果一个农村家庭总是关门过日子,会有什么后果?往轻了说,这减少了与门外经过的乡里乡亲或者左邻右舍闲聊接触的机会。
往严重了说,这就等于告诉全村人:“我家不欢迎串门儿的”,这样一来,村民们如果没有正经事儿去找这家人,就没有人会去他家串门儿。或许你会说,这有什么啊?我既不喜欢上别人家串门儿,也不喜欢别人来我家串门儿,竟是些无用的闲聊,扯半天淡浪费茶水不说,还没有一分钱的收入,何必呢?我不能把闲聊当日子过啊?是啊,聊天确实不能当日子过,
但是如果你“关着门过日子”,过“自闭”式的农村社会生活,那你在农村过的日子就注定比较艰难。为啥呢?因为农村比不了城市,城市有发达的第三产业,你只要兜里有钱,各种生活资料,各种服务都能买到,在农村没有城市那么丰富的生活资料,你再有钱也买不来城市的配套服务。因为,农村人都是你帮我、我帮你,相互依靠,比如,家里水管儿爆了,如果你自己不会修,在城市里你打电话给物业,他们就能给你解决了。
但是,这事儿要是发生在农村呢?在农村,正常情况下街坊四邻都是帮来帮去的,这点儿小事儿一般农村男人都能解决,你可能只要吆喝一声,邻居二柱子就拎着工具到你家帮你修了,修好了,你甚至都不用刻意的去感谢他。要实在想感谢人家,你过两天买瓜果儿或者买猪肉的时候多买点儿,给二柱子送过去,送去的时候,还不能说是为了感谢他上次修水管的事儿,就说买多了吃不了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