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過繁體字,有沒有好處。繁体字为什么没有成为我们的常用字体呢,商鱼切,文四书,把文字刻划或写画在竹简上,在讀大學時,才知道有“繁體字”的說法與寫法,因为,繁体字的笔画大都在10画以上,有时甚至要20多画,繁体字的使用范围比简化字狭窄得多,而且它的使用群体的数量也少。
1、书画繁体字怎么写?
书、画的繁体字怎么写?还是从书、画自《说文解字》的解释说起:1.书,箸也;从聿者声。商鱼切,文四书,把文字刻划或写画在竹简上,字形采用“聿”作边旁,采用“者”作声旁。汉字演变隶化成“聿曰”,简化字从书的草书写法借来,2.画(畫),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畫之(表示用以画界的笔),凡畫之属皆从畫。古文畫省(参见图2的详细说明,自《说文解字》在线查)画的简化字少了上面的“聿”(即笔)书画的繁体字突出了上面的“聿”(即笔),书、画时需要用到笔,更形象生动,这是简化字所无法比的,
2、繁体字的最大缺陷有哪些?
繁体字蕴涵着文化意义,是毛笔书法最常采用的字体,同时也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那么,繁体字为什么没有成为我们的常用字体呢?这是因为它有着最大的缺陷:笔画多,难书写,也难记,繁体字的使用范围比简化字狭窄得多,而且它的使用群体的数量也少。因为,繁体字的笔画大都在10画以上,有时甚至要20多画,
3、能读写繁体字吗?
在讀大學時,才知道有“繁體字”的說法與寫法。當時沒其它地方找資料,跑學校圖書館是唯壹選擇,上小學時會寫的第壹句話是:毛主席萬歲!在學寫繁體字過程中,由於不明白每個字的含義,覺得筆劃很多,難記,因此沒有堅持下去。現在會寫的繁體字大約百把個左右,閱讀文章基本沒問題,學過繁體字,有沒有好處?當然有!到港澳臺去,看到的均是繁體字,包括到歐美國家,若看到的中文也是繁體字。
二00八年率省道路運輸協會代表團到臺灣去參訪,(註意:不是旅遊!)陪同人員曾問我這個團長(又當團長了,不是校紅小兵團團長!大笑)二個問題:壹是對臺灣的政治生態比較了解,各市市長名字都知道;二是繁體字均認識,呵呵,若要去壹個地方,事前做功課是必不可少了。對了,大陸叫繁體字,臺灣叫正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