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缘与父母在一起,但他们大部分是知书达理之人,更懂得孝道,虽然不能在父母身边,但会千方百计让父母安度晚年的。从世间法的角度看,子女与父母不合,首先需要做出包容和理解的是儿女,因为父母毕竟年纪大了,观念很难改变,如果实在统一不了意见,在父母面前能做到不吵架,逢年过节看看父母,问寒问暖,父母自然就会减少对自己的干涉,并增加对自己的理解和宽容的。
1、子女与自己父母不合,该怎么办?
世上的人很少知道父母和子女为什么会相处很和睦,或者为什么会无法很好地相处,甚至你仇我恨?因为他们都认为是对方的错误,而从不检讨自己的错误,更重要的是,他们认识不到,彼此这一生能够成为一家人,成为夫妻或父母子女,是因为很大程度上是前世的因,导致这一世的果。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包括人类,都是有缘则聚,无缘则散,
有的是善缘,有的是孽缘,所以,懂得是什么缘分聚在一起非常重要。知道这些原因的话,如果是善缘,彼此就更加珍惜;如果是孽缘,则彼此选择谅解和忏悔,化干戈为玉帛,以德报怨,一笑泯恩仇,具体来说,父母子女缘,有四种情况,一种是报恩的,一种是报仇的,一种是还债的,一种是讨债的。所以,善缘有两种,孽缘也有两种,我建议,是善缘的,当然都会感到舒服和彼此感激,日子也会过得越来越好。
而对于孽缘的,也就是家庭中动不动就闹矛盾,闹纠纷,甚至鸡飞狗跳的那种,大家一定要学会首先向对方道歉和忏悔,多为对方祈福发愿,相信佛法的可以为对方念经念佛回向功德,就像一个人自己对对方犯下了错误,只要他真诚忏悔,表示道歉,那么对方自然就会消减怒气,而化解冤仇。就像你踩到了对方的脚,马上说“对不起”,对方的回敬很可能就是“没关系”,
总之,冤家宜解不宜结,冤冤相报何时了?从世间法的角度看,子女与父母不合,首先需要做出包容和理解的是儿女,因为父母毕竟年纪大了,观念很难改变。彼此之间观念上又有代沟,青年人头脑灵活,又精力充沛,所以凡事都让着父母,和气生财,和气解决问题,不是更好吗?如果实在统一不了意见,在父母面前能做到不吵架,逢年过节看看父母,问寒问暖,父母自然就会减少对自己的干涉,并增加对自己的理解和宽容的,
2、曾经听说过,越有出息的儿女,越与年老父母无缘在一起,是吗?为什么?
首先我们先沟通什么叫有出息,我认为有出息就是出类拔萃的人。各行各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都是有出息,但他们都可能和父母在一起。这是社会的现实,但学问越高的儿女,就可能同父母在一起的缘分越低,这是社会发展必然要求和规律,这就是忠孝不能两全先国后家的道理。从古到今不变,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拿一个县的一届学生做个分折,我们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假若全县初中生有2000人,有一半人上不了高中,在这1000人中有500人务农有500人通过各种渠道花钱上了技学学些技能如电气焊糕点餐饮类的。
只有1000人能上高中,IO%公读生,90%的学生按成绩分等交学费上学,三年学满,通过考试,上高中的1000人,有500人只考个大专,有4Oo人考取夲二夲三,只有100人考取夲一或重点,在这其中只有2~3名考取清华北大。这一届l000人中只有15人左右考取研究生,也只有最多两人考取博士博士后或出国深造,
再过三十年看这一届2000人,有450人盖房子,有3~5人成了包工老板,有20个人成村干部成为这阶层有出息的人。又有490人充实工人当电气焊工技术员有的能为企业高管,有的成为各门市老扳,在这1000个初中生中有IO个老板有IO个高管有10个村支书都是有出息的人他们整天在父母身边,考取大专的5OO人他们分布在周边各个地级市成为售房售车大商场各行各业的销售骨干主力军,大部分成为大区经理,住宅分布各个城市大部分把父母接到身边相互照顾。
考取夲二夲三的4OO人,大部分都是各县市lm公务员,吃财政,有5%成为局长政府要员,有房有权有钱,过着中产阶级的生活,这400人父母为之骄傲享受看儿女的孝道,最后的100人大部分分布在省会首都大城市有2~3人成为国家的科技人才,这100人都是国家的栋梁,整天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尽孝道照顾父母。无缘与父母在一起,但他们大部分是知书达理之人,更懂得孝道,虽然不能在父母身边,但会千方百计让父母安度晚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