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家人还是担心他的身体,就把他带到县城去做一次检查,检查结果就是一些皮外伤,家人也就放心了。回到家,我哥称身体不舒服晚饭都没吃,我爷爷奶奶也认为是晕车导致的就让哥哥去睡会儿,然后我哥出现感冒发烧的情况,在家里的医院打了几天点滴都没好,最后又去县城医院检查,还办理了住院。我爷爷也在猜测会不会车祸导致的,前前后后做了多次检查还是没查出什么问题,医院就说是普通的感冒发烧。
住院十几天了,哥哥的病情还是很糟糕,除了发烧没胃口,还迷迷糊糊的,像丢了魂一样。最后我奶奶就去仙姑庵,找仙姑问问情况,仙姑告诉我奶奶我哥撞邪了,有一只恶鬼想找替死鬼,刚好遇到单独骑自行车的哥哥,就推了他一下,还好乡镇府的人没有跑路把我哥送回家了。之后,我奶奶带哥哥去仙姑那里烧香拜佛,求了几次药,仙姑给我哥驱了一次鬼,慢慢的我哥终于精神起来了。
故事三这个事发生在我表弟身上。有一次我表弟在回家的路上,大概下午5点左右的样子,碰见一个大叔跟他问路。表弟给他大概指了指方向,然后继续赶路,回头想再看一眼那个大叔是否走对了方向,结果方圆几里都不见大叔的人影。回到家,我表弟告诉家人说他遇见鬼了。那个大叔他之前都没见过,当初他就感觉周围空气特别阴冷,看看大叔的脸色也是苍白无色。
后来大家也猜到了,我表弟一直感冒发烧不好,最后请了仙姑才好的。故事四村里有户人家死了男人,连续几天晚上听到敲门声,开始还以为是别人恶作剧,有一次等到敲门声响起,那户人家的女人就赶紧去开门,跑出去却什么也没看见。回屋时发现一只蛇趴在那里吐着气,那女人赶紧跪下,对着蛇说:“已经死了就安心的去投胎,家里的老人小孩我会照顾的,别来打扰我们了。
”说完,蛇就自己跑出去了。本以为没事了,后面接连几天都发生夜里敲门的事,不是看见蛇就是虫子之类的。后来,那户人家也去先仙姑,仙姑告诉他们那个男人留了一样东西在家里,就藏在家里的屋檐上。回到家,他们果然在屋檐上翻翻出了一封信,信里的内容是说家里哪个地方藏了钱,叫他们去挖出来,他们找到男人说的地方,果然挖出来一罐袁大头。
七月十四中元节,你们那是怎么过的,有何习俗?
七月十五中元节,提前做七月十四,这节俗你叫“鬼节”也称“盂兰盆节。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五。中元节七月十五做七月十四,据传这与宋末时元兵南侵有关,为逃避元兵,大家就不约而同,不谋而合,心有灵犀,提前一天祭祖,拜神鬼,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七月十五做七月十四,成了俗习。在古代,上大下三元节是要祭祖的,我地就有这习俗。
打醮,放河灯,祭鬼神,这又与佛教传入有关。佛教宣场轮回学说,捏造了一个目莲救母的故事:目莲孝母,但母刻毒,死后被罚入地狱受苦,目莲见母亲与饿鬼争食,他就用钵盛饭送给母亲吃,谁知饭没入口,即变为火炭,目莲奇怪便向佛诉说,佛说,你母罪重,赖你一人之力,无法解脱,须众僧法力才行。到了七月十五这天,佛便对众弟子说:谁要要替已死或在世的父母解除厄难,可用盆盛百味五果供方大德佛,用钵盛水饭泼给众饿鬼。
这就是中元节又叫“盂兰盆节”,俗称“鬼节”的由来。盂兰盆是天竺说,意为“解民于倒悬”之意。古人迷信,认为人死后会变神或鬼,所以要祭神鬼,习俗上,上中下三元节就要祭拜神鬼,尤其中元节最隆重最盛行。中元已入秋季,秋吃鸭肉对滋阴健脾开胃很有好处,所以做七月十四,我地多有宰鸭吃之的习惯,饮菊茶,尝秋鲜吃莲藕等。
七月有鬼节为什么还会有七夕情人节?为什么在同一月?
起源不一样:七月七起源:七月七是中国民间传说引起的中国传统节日,这时候基本上是消夏之际,而牛郎星和织女星恰恰在银河两边最近时候,因此定在农历七月七。七月十五起源:七月十五起源于古代秋收后继续活动,后来道教认为这一天会让阴曹地府鬼出来回家团圆,无论如何,就是祭奠祖先的意思。最后告诉你这个问题没有啥意义,原因很简单,正如过年和正月十五为啥都在正月一样,没啥,因为有起源导致他们一个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