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在中国过中秋,在东南亚一带也有过中秋节的习俗,特别是东亚及东南亚的华侨,过中秋节极为隆重。在中国不只是汉族人过清明节,还有很多少数民族也都会过清明节,元宵节正月十五日就是元宵节,古代的人们特别喜欢月亮,而元宵节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代表着吉祥,人们定会在这一天庆祝。
1、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你那里都是怎么过春节的?都有什么风俗?
我的家乡在贵州乌江石林景区,地处乌江中游。我已经有十余年没有在家乡过春节了,今天能谈的也只是十余年前的依稀记忆,春节,是我的家乡一年中最重要、最浓重的节日。腊月二十八,家家都把猪来杀,我家乡春节浓重的第一体现,每年新年立春之前家家户户都要杀猪,俗称杀年猪。家乡经济基础薄弱,得到一分钱很不容易,为了一年中能够有肉吃,家家户户都要想方设法自家喂上一到两头三四百斤的大肥猪杀来过年,一方面成块成料的用来腌炕腊肉;另一方面,旧年除夕夜,有一个全猪的东西献佛祭祖,
送走除夕,乞求新年幸福安康、荣华富贵。记得四十年前,我的父母还健在,借着改革开放的春天,我家第一次杀了一头两百多斤的大肥猪,父母与同村的七八个人,手忙脚乱忙得不亦乐乎,向全村寨请客的事就落在了我身上,那时节,不论那家那户,只要杀年猪,都要挨家挨户地去请,图个圣情。现在不请了,杀猪是屠夫的事,多少钱包给他就可以了,
2、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今年你想如何过春节呢?
今年过春节我是在婆婆家过的,苏北的一个小城市。我老家东北,春节过法也跟有点不太一样,这边不一样。婆婆家是这边相对东北春节来说,过得比较简单,中午一顿年夜饭,下午在家看看电视,然后睡个午觉,晚上起来看春晚,饺子是第二天包的。三十晚上也不是吃饺子,初一早上吃,东北我妈家是三十要忙一天,早上开始准备炸肉,炸丸子,蒸焖子,烀肉,然后开始做饭,一般下午两三点吃年夜饭。
3、传统节日有什么风俗和节日?
我国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除夕等节日,主要的风俗有:春节春节是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时间是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自古以来春节就有一个非常好的寓意,我们把春节寓意为新的开始,新的一年,所以是正月初一的这个时候。古时候,新年并不是正月初一,反而是四节气中的立春,
汉族人把春节看得尤为重要,我们在过年的时候会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看灯花,发红包,拜访亲戚等等,也有很多少数民族,他们也会过春节,但只是形式不一样。元宵节正月十五日就是元宵节,古代的人们特别喜欢月亮,而元宵节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代表着吉祥,人们定会在这一天庆祝!他们会去看灯会,也会吃元宵,自家人和和睦睦,预示来年团团圆圆!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龙抬头是一个有寓意的传统节日,以龙命名,寓意着希望来年能够风调雨顺,庄稼能够长得非常好,又称青龙节,
主要的目的就是他们希望神龙能够在天上保佑他们,所以二月二他们会把碾子立起来,认为碾子是龙的化身,是对龙的一种尊重。还有一个习俗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那就是“正月不能剃头,剃头会死舅,”因此很多人会选择在二月二日剃头,意思就是剃了龙头,图个吉利。其实正月里剃头死舅是以讹传讹的一个说法,清朝人为了纪念明人,他们不愿意剃头,是一种思旧的表现,后来思旧被后人理解为死舅!还有个传闻,说在二月二日也不能开大车,怕砸了龙腰。
清明节也叫踏青节,是过了冬至后的第108天,清明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在这一天都会去扫墓或者祭祖,从周朝开始就有清明节,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在中国不只是汉族人过清明节,还有很多少数民族也都会过清明节,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比较古老的节日之一,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端午的原名是端五,古人认为五月不吉祥,而初五又是五日,所以为了避讳“五”,因此改名为“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