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再将棺木埋入土中,算完事了。也许有朋友要问我,你怎么知道得这么详细,不瞒你说,前些年我父母亲离世后都是这样做的,我亲眼所见,你还真别说,专做这事的人还真有本事,搞得像模像样的。这里我不是宣传提倡这种做法,我只解答提问者的问题而已,大家千万别误会。其实人死如灯熄,有啥用呢,兄弟姐妹们都要求这么做,花费大家滩,我也只能如此,只不过是表示点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的心罢了。
说说在你们家乡农村,老人过世,有哪些风俗下葬!文明丧葬与延续下来的土藏会不会冲突?
人世间最痛心的事莫过于看到或听到某某人去逝离别的消息,阴阳相隔,再也看不到他(她)那熟悉的身影。在农村对丧葬还是比较讲究的。常言:喜事不请不到,丧事闻丧即到。死者为大,左邻右舍及亲友丢下手中的农活,一切忙于奔丧,这也是对逝者的敬重。在农村说起死者下葬风俗,这也是一个传承。人死后让死者一路走好,人死后家里要请一个主事的,另外由副送(抬死者之人)验明正身,死者确实命归西里,穿寿衣,门前摆上白灯笼,在农村用烧纸绑在杆子上就行,然后发丧,重要亲戚还是要由专人发信的,其他可以用电话搞定。
在农村死者停尸三天,在三天内,孝子不上床,不洗脸,不换衣服,一切为逝者服务。最后一天下葬,由地理先生按排下葬时间。如今都是火化,有的人家注重土葬,用棺材,就是用骨灰回来撒在棺材里,棺材里用衣服拼装成人样,这就是土葬。大多数人家骨灰盒回来下葬,其实文明丧葬和延续下来的土葬一个道理,入土为安吗。下葬各地可能都不一样,在我们这里,副送即抬死者之人都是闺女和侄女出的钱,在过去将究送物,什么六个一,或十个一,即糖,糕点,毛巾,肥皂,解放鞋,香烟,酒等等。
如今来实惠的二百元,或三百元,副送,也有人说叫大杠手,最少二人,四人,如果抬棺需要八人,十二人。我在苏南人家死者去逝大杠手没有那么多将就。各地各风俗吧了。死者去火葬场一般来说要撒过路钱,也叫过路费,各位神灵让道,让死者安心离去。我在苏南看到用礼炮开道,在我们苏北撒过路钱,用烧纸打印成的,用人民币是不可取的。
另外孝子孝女带上一根芦柴带芦苇的,一路跟随,带着死者到火葬场,然后带着一起回到墓地。下葬事宜一切由地理先生按排。如果并葬还要准备鞭炮等物,在墓地开山如果发现蛇,那可是大吉大利,主家还包上喜包讨个吉利。入土为安,下葬后家里准备复山,后就按一七到七七祭祀,其中夹杂着回避,犯七等事,在七里办事各地不一样,有的地方三七,也有地方五七,在我们这里六七,要大操大办一场,孝子要留七头,就是头发从长辈去逝留到六七才剃头,这叫留七头,也是过去留下的习俗,守孝三年,即逝者牌位除去,在农村有这样一个说法,逝者牌位在家不过三个三春或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