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端午节也不例外,很有可能端午节的主要祭祀对象就是“龙”。端午节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才有的,中国自古至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无数,英雄豪杰辈出,为什么只有唯一的以人为纪念的端午节作为法定的节日,端午节快到,传统习俗有吃棕子,骞龙舟等项目,据说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屈原的。
1、历史上的皇帝都不曾有节日纪念,为什么人们会单独设立一个端午节纪念屈原?
1,皇帝太多了,不知该纪念哪一个才好。屈原只有一个!2,屈原是浪漫主义创始人之一,又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无论是他在文学界的影响,还是爱国的情操,或是忧国忧民的思想都是首屈一指的!3,秦亡之后,刘邦建立大汉,刘邦是楚国人,当然楚国的老乡当政的也就多,楚国人民对屈原的情感相当深厚,而楚国的文人,有一大部分是屈原的弟子,或弟子的弟子,
2、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为什么韩国人却要把中国的端午节拿去申遗?
事实上,韩国申请的是“江陵端午祭”,指的是江陵地区在端午节举行的祭祀、歌舞、游戏等无形文化遗产。简单说端午节是节日,端午祭是活动,是两种不同的形态,不是申请端午节,打个同样是两种不同形态的比方,如果中国把一处佛教寺院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于是印度人说这是窃取印度的文化。这说得通吗?中国湖北早就牵头申报了端午节为世界遗产,并早就成功了,
3、古代几千年死了那么多名人,为什么只有纪念屈原的端午节?
中国自古至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无数,英雄豪杰辈出,为什么只有唯一的以人为纪念的端午节作为法定的节日。我认为主要是屈原的精神和气节以及他对祖国诗词文化的杰出贡献这三个主要原因,一,屈原的爱国精神是值得后人学习和纪念。战国时期,战乱不断,作为楚国的闾阁大夫,身居要职,为楚国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岀谋献策,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楚王在听进小人谗言后,把屈原罢官流放后,屈原却没有背叛自已的国家而投靠他国,要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象屈原这样的人才,多少国家求之不得,但屈原在自己处境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却一如既往热爱已的祖国。在得知自已的国家被秦国攻陷后,屈原含寃自投汩罗江,这种爱国精神是值得后人学习和发扬的,二,屈原的气节屈原作为楚国大夫,为楚国人民能过上好的生活,不断向楚王提岀自已的看法和意见,在遭到楚王否决后,仍然坚持不断进言,表现了屈原无私无畏,坚贞不屈的气节,在罢官流放的日子里,屈原不妥协,不自暴,不投敌,表现了屈原高风亮节。
三,屈原的诗词文化成就,屈原作为哪个时代的诗人,创作了很多诗词,开创了诗词的新时代,其中以《离骚》为代表的诗,更有划时代意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而求索,屈原对诗词的探索和贡献是当时那个时代没人能比的。由于屈原对古代诗词的伟大贡献,一九五三年,屈原被评为世界四大杰岀文人之一,我们纪念屈原,是因为屈原的精神得到了全民族的认可。
4、端午节真的是纪念屈原吗?
可以明确地讲:端午节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才有的,我们来看看过端午节的几大风俗:1,吃粽子;2,挂菖蒲和艾草;3,饮雄黄酒;4,龙舟竞渡。其中的2和3两项与纪念屈原可以说扯不上半毛钱关系,前一个可以说是为了有辟邪消灾,后一个祛病防疫有关,我们再看1和4,吃粽子我认为可能是古代的一种吃食习俗,因为端午在夏天,一般的米饭都容易坏,而粽子一般就不易坏。
龙舟可能是古代的独木舟演化而来的,龙舟追求的是速度,如果用来救人,可能真不适合。试想,如果是为了记念屈原,包粽子是为了防止鱼食吃屈原的身体,如果把米饭包起来,鱼怎么吃,钓过鱼的朋友都清楚,鱼爱吃的都是散碎食物,粽子投入水中更象是引诱鳄鱼这样的大型水生动物,我认为端午节来源于古代的夏祭因此,我认为端午节首先与传统历法是关联的,她也许是来源于古代的夏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