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能叫做大年初一上坟,我们这边是去祠堂祭拜祖先,因为坟实在太多了,但是我们相信祖先是可以集体供奉于老屋祠堂里面的,所以说初一上坟并不是很正确的说法,上坟是指清明扫墓。现在人忙,也有寒食上坟的时候一块的,好像初一拜父母,初二拜丈母,姑娘回娘家,这种习俗还相当广。
1、过春节为什么初一一大早上坟?
其实不能叫做大年初一上坟,我们这边是去祠堂祭拜祖先,因为坟实在太多了,但是我们相信祖先是可以集体供奉于老屋祠堂里面的,所以说初一上坟并不是很正确的说法,上坟是指清明扫墓。每一个祖先的坟茔都要去祭拜,哪怕荆棘密布翻山越岭肩挑臂扛,年初一祭拜祖先,第一是给祖先拜年,祭品供奉,是子孙对祖先水有源树有根的追思,有意思的是,我们进祠堂(我们这又叫厅底),会立即点燃三支香,然后再着手摆放祭品,点燃蜡烛和香火,才算真正的祭拜,那三支香,是通知祖先我们来给他们拜年了;第二是新的一年来到,是后代将一年工作情况向祖先汇报,是对自己去年工作的一个小小总结反思,就像期末考试回去跟家长汇报考试情况一样;第三,当然是希望祖先能够保佑自己和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和和美美心想事成之类。
第四,春节讲究的是团团圆圆,除夕夜和家人度过,除旧迎新,但是毕竟阴阳相隔,第二天一早祭拜祖先,也算是团圆的一种,虽然没和他们过除夕,但是大年初一一早,也算是最早给他们拜年,给他们做早餐了吧,除了祭拜自家祖先,还有祭拜村头社公,社公相当于建村创始人,不同姓氏的同村村民都去祭拜,缅怀先人,保佑自家人。一般在自家祠堂祭拜完毕祖先,会到自家祠堂外露天场合面对太阳方向祭拜太阳公公,保佑风调雨顺,太阳正照,因为太阳赐予光明,
2、为什么农历十月初一要去上坟?
十月一日,为鬼节,还称祭祖节。我国自古有祭祀祖宗的习俗,以表孝敬和怀念,祭悼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供物外,还要把冥衣焚化给先祖,叫做送寒衣。无论何种祭悼方式,都是人们爱心和感情的延伸,善念和灵性的自发,是最基本的中华民俗,我们这有个传统岳王庙会,址在长安鸣街办嘴头村,(就是著名秦腔旦角国家一级演员肖玉玲的诞生地。
3、在农村大年初一,为什么要去上坟?
谢邀!大年初一上坟的习俗并不是很广,东南西北地方风俗不尽相同,不排除也有这种习俗的地方,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好像初一拜父母,初二拜丈母,姑娘回娘家,这种习俗还相当广。上坟主要是祭祖的意思,比较普遍的是腊月三十,给已亡的先辈上灯、烧纸燃香,放鞭磕头,灯是代表火,纸是代表钱、香是代表烟,农村习俗称腊三十的灯,正月十五的火,现在不是过去,祖祖辈辈、子子孙孙都在一个地方,不会像现在为工作为生存需要,不分东南西北甚国外,团年之前上坟,团年后各奔东西,这个习俗受条件限制也渐淡然。
4、清明节扫墓是风俗,为什么山东十月初一还要上坟呢,有什么不同?
我是山东沂源的,别的地方风俗我不知道,就我知道的当地风俗谈一下所见所闻:清明节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清明节我们这里叫过寒食(这里还要介绍一下:清明节我们这里叫清明日,清明日的昨天是寒食,清明日前天是一百五)。过寒食主要活动是祭祖,目的是先祖们居住的地方经过一年的风吹雨打,需要进行修缮,我们在一百五的那天一早(越早越好),去给老祖宗的坟茔添土,寓意是修房子,
现在人忙,也有寒食上坟的时候一块的。寒食那天要上坟,菜肴煮鸡蛋是主要的,这一点和别的地方差不多,十一,在我们这里叫死了放牛的,意思是在过去牛也忙活了一年了,冬天来了,也该休息-下,享一下福了。不用出去吃草了,回圈后有专人伺候,这时侯,集休要做一下一年的总结,穷富的杀只猪宰只羊慰劳一下忙碌一年的老少爷们。
5、清明节恰缝三月初一,有人说初一不能上坟,这是真的吗?有什么说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