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又逢一年一度清明节,清明节祭祖上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孝的文化传承,祭拜祖先、祭拜父母,每逢清明到父母(祖上)坟前扫墓在中国历史上传承了数千年。如何文明祭扫,这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问题,清明节马上就到了踏青扫墓的人将会络绎不绝,数千年来,人们在清明时节上坟祭祖,悼念故人,寄托哀思。
1、清明节如何扫墓和祭祖?
我们家在杭州的农村,我们来说说我们是怎么祭祖的吧!扫墓时间一般会选择在清明的前几天进行,但不能在清明节后扫墓,扫墓一般在选择好时间后的下午进行,在日落前即可,不过一般都会在五点之前。扫墓需要带什么在我们家这里,扫墓一般会带上吃的,吃的包括豆腐,肉,清明果,酒和米饭,以及烧纸钱和压纸钱,扫墓步骤现在扫墓也是越来越简单了,不过常规的还是有的,首先拿好供品前往墓地,去除坟丘上所有的杂草,并把周围修正一圈,然后在坟丘上添上新土,接着将供品放入空地,再烧纸钱香烛、供奉酒肉饭菜,最后跪拜礼。
2、明天就是清明节,家乡清明节祭祖有什么习俗?今年清明如何祭祖?
谢邀,又逢一年一度清明节,清明节祭祖上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孝的文化传承,祭拜祖先、祭拜父母,每逢清明到父母(祖上)坟前扫墓在中国历史上传承了数千年,生之父母,教之父母,生前尽奉养育之恩,死后祭奠父母养育之德,用上坟的仪式,思念、悼念父母,回忆往事,启迪未来,就这样一代接一代,形成了优秀的中华文化。家乡的上坟仪式和全国一样,如在大家族聚居的地方,清明先上大众坟,也就是聚集人(族长)发起,本族人全部统一到最早(老)的老祖人墓前祭拜,尔后各小家自理安排自己的父母(亲人)上坟事宜,
清明上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现了孝文化的传承。生前孝顺,死后祭奠,寄托本人哀思,对后代也是取到教育作用,代代传承,透出的内核精髄是不要忘本,要感恩,永远要有敬畏之心,只有这样,才懂得从那里来,到那里去,活在当下,作出有益社会的事,才能告慰父母,不辱祖先。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近些年在上坟问题上已有了很大改观,不烧纸,不点烛,不放鞭炮,最多也就是烧几柱香,奉上一篮鲜花,临了还要灭了火源,仪式变了,初衷不变,不变的是千年的传承,不变的是对父母的追念,\
按过往的风俗,上大众坟要按各小家人口,进行费用平均摊派,仪式时,焚香烧纸,按长幼逐一进行跪拜,仪式结束后,就在坟前空地上,进行事先准备好的餐饮。清明以后,各小家自行安排自家的扫墓活动,基本仪式和上大众坟相当,焚香、烧纸、挂坟飘、放鞭炮,打扫坟莹,仪式结束后,一家人在一起,或家中、或餐馆、或坟前,进行餐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