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不过破五不能喝粥,不出正月不能剪头发。为什么破五之前的禁忌中,有不能喝粥的习俗呢,正月不剃头,是为了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这天取龙抬头之意理发,但当时又不能公开与朝廷对抗,于是就衍生了“正月剪头死舅舅”的风俗,一直误传至今,破五,是指农历正月初五,在北方农村,也称为送穷日,又传为财神生日,所以这一天的活动比较隆重,甚至有的说法这天大于年。
1、为什么说不过破五不能喝粥,不出正月不能剪头发?
为什么说不过破五不能喝粥,不出正月不能剪头发?传统习俗都来自于以前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春节的诸多禁止也是如此,在那个特定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下,人们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在春节这样重要的节日里加上一些禁忌,无非是在除旧迎新的日子里讨个好彩头,希望新的一年去掉霉运,生活富足安康,破五之前不喝粥。破五,是指农历正月初五,在北方农村,也称为送穷日,又传为财神生日,所以这一天的活动比较隆重,甚至有的说法这天大于年,
过了这一天,就会送走一切霉运和贫穷,春节的各种禁忌解除,人们回归正常的生活。那么,为什么破五之前的禁忌中,有不能喝粥的习俗呢?晏子生长在北方,还是以北方说事,北方人称粥为稀饭,有时候以高粱面和玉米面做成的稀饭也叫“糊涂”,其寓意是不好的。在过去,富人吃饭穷人喝粥,忙时吃干闲时吃稀,“稀饭”的称谓,就是说明北方人以粥代饭,
吃不起干饭喝稀饭,这就属于贫穷。而且北方人对稀饭有很多讲究,比如家里有人过生日,这一天是不能喝稀饭的,说是喝了稀饭容易糊涂,可见人们对稀饭的印象不是好的。所以,在破五之前,为了讨个好彩头,显示家里相对富足,就都忌讳大新正月这几天喝稀饭,不出正月不剃头。老辈人都讲究,正月里不理发,有谚语说“不出正月不剃头,剃头死他娘家舅”,
其实,正月不剃头,是为了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这天取龙抬头之意理发。二月二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因为在惊蛰前后,百虫始振,民间称为龙抬头日,以此日理发,寓意当然是好的,就是希望新的一年里生活抬头,意气风发。同时为了辞旧迎新,腊月底人们也都会理一次发,这样到二月二理发正合适,至于剃头死娘舅的说法,只是人们为了使这一习俗容易让人记住,以娘舅之威,加上了一个具有约束力的说法而已。
2、农历正月到底可不可以剪头发?
正月不剃头,是指在我国大多数地方都流传的“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习俗,该习俗起源于1644年清廷颁布剃发令的前后,其实,该习俗属于误传。当时不剪头意味着“思旧”,明末清初开始便流传这样的风俗,清朝年间,政府命令所有百姓必须剃头,有一部分人怀念旧朝,就在正月里不剪发用以表示“思旧”意为思念过去的历史。
但当时又不能公开与朝廷对抗,于是就衍生了“正月剪头死舅舅”的风俗,一直误传至今,中国民间文化其核心是一种“人伦文化”,注重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种文化背景使得原本的“误传”一直沿用至今。随着社会进步,我们对“节俗”的传承也应有所选择,应该更加注重理解文化的内涵,不要因为世代传下来的“误会”影响了正常生活,
从养生的角度分析,到了正月,天地间的阳气逐渐上升,所有万物都开始向外散发生长,人也要顺应自然,应该早睡早起,穿宽松的衣服,把头发披散在肩上,让头发自由地生长。不应该剪断头发,也不应该把头发扎得太紧,这样会阻塞人体的生发之气,约束了人体生机的勃发,所以正月最好的就是不要剃头理发,让头发自然生长,顺应四时是最好的。
3、农历正月间真的不能理发吗,为什么?是不是全国都有这个说法呢?
农历正月间真的不能理发吗?这源于流传于民间的一句话,这句话是:正月里不剃头,剃头死舅舅。而这句话,差不多全国名地都有,具体怎么来的,各地的说法却也不同,我就说说我们这儿的吧,传说,以前有个剃头匠,家境贫寒,每到过年了,得给亲娘舅拜年呀,总得带点礼物吧,可手里又没钱,于是,就挑起剃头挑子去给娘舅剃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