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仍然是政治斗争的需求,羊属相的好坏其实受了当事人的牵连,横遭嫌弃,羊本身其实是无辜的。不过,慈禧太后仍不是“十羊九不全”的源头。时间,走起!四、清嘉庆年间:《镜花缘》时间来到1795年,正值嘉庆元年,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开始创作《镜花缘》。在书中第十二回,作者写了如下一段话:尤可笑的,俗传女命北以属羊为劣,南以属虎为凶。
其说不知何意?至今相沿,殊不可解。从中可知,当时就已经有“羊属相歧视”了。这样一来,慈禧说也不再是源头所在,因为嘉庆年间慈禧太后还没出生。而且看“至今相沿”的描述,这种作者认为的陋俗也是从旧岁月传下来的。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再往前探索。五、明代:《金瓶梅》明代也有“属羊不吉”的记载,便是在著名的小说《金瓶梅》中。
(此书初版1617年)该书第六十二回讲到,李瓶儿暴病身亡,西门庆请阴阳先生为她批书,阴阳先生的结论是:李瓶儿的前世本是滨州王家的一名男子,因打死了一只怀胎的母羊,所以今世罚做女人,并且还要罚她属羊。虽然她命里能有贵夫,但是体弱多病,生儿子也会夭折,主患气疾而死。由此可知,一个人前世作了孽,今生要遭受的惩罚居然包括属羊这一条。
显然,在明朝人的观念里,属羊是为不吉的。如此看来,“十羊九不全”的观念在明代便已兴起,且再往前找也没有“属羊不吉”的相关记载,所以我可以初步确定“十羊九不全”正是起源于明代。(大家如发现更早的相关记载,可以在评论区交流。)“十羊九不全”为何会形成?从上面的追溯可以看到,清末以后,“十羊九不全”多是因为政治需求而被强行编造出来的,可在明清时期,“属羊不吉”就已经在民间“扎根落户”了,显然这里不纯是政治斗争的问题。
那么,“十羊九不全”为何会形成,羊到底得罪了谁?我细思了一下,觉得问题可能出在宋朝:汉朝时,大儒董仲舒可是在自己的书中大赞了羊一番,当时羊还有“大吉羊”的美好寓意;△《汉元嘉刀铭》:“宜侯王,大吉羊。”三国时,曹操属羊,就算有乱造谣的,应该都被曹老板埋了;唐朝时,唐太宗李世民属羊,更是没人用命去开天可汗的玩笑吧;宋朝先跳过,最后讲;元朝时,蒙古族太爱他们的羊了,有道是羊羊那么可爱,吃也就罢了,怎能说它“不吉”?再就到明朝了,谣言已经普及,不用讨论。
于是,有嫌疑的宋朝便成了焦点。宋朝有一本相术界的权威著作《麻衣神相》,其中有一条“学术总结”:“目如羊目,相刑骨肉;羊目四白,奸夫入宅。”说白了就是女人的眼睛如果长得像羊眼,那么这个女人就不是好命。现在看来这纯属胡扯,但是古代人就信这一套,硬生生把羊和坏女人联系到了一起。长得像羊的女人命不好,时间一久,属羊的女人还能落好?肯定不能,因为这太容易联想附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