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鸡对蜈蚣来说是天敌一样的存在,公鸡对蜈蚣的克制也就不足为奇了。公鸡等不到龙送还犄角,就去找蜈蚣要,蜈蚣此时竟然说是公鸡自己愿意往外借,跟它没关系,于是公鸡气红了眼睛追着蜈蚣狠命的啄它,最后把蜈蚣吞到了肚子里,说的是公鸡和蜈蚣以前结过仇恨,所以公鸡追着蜈蚣要吃了它。
1、蜈蚣毒性那么大,为什么毒不死公鸡?
首先明白一个问题,公鸡是怕毒的,如果将蜈蚣体内的毒液提取,直接注射到公鸡体内,公鸡也是会中毒的。农村大公鸡也并不是经常吃蜈蚣,但老人们都知道,如果一只大公鸡偶尔吃一次蜈蚣,就会变的非常暴躁,攻击力也会增强,从这一方面讲,公鸡吃蜈蚣以后也会中毒,只不过是比较轻微罢了,蜈蚣是陆生节肢动物,身体有许多节组成,民间也称蜈蚣为“天龙”,是“五毒”之一。
蜈蚣第一对脚呈钩状,锐利,钩端有毒腺口,一般称为腭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伤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顺腭牙的毒腺口注人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临床表现小蜈蚣咬伤,仅在局部发生红肿、疼痛,热带型大蜈蚣咬伤,可致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有时整个肢体出现紫癫。有的可见头痛、发热、眩晕、恶心、呕吐,甚至膻语、抽搐、昏迷等全身症状,
既然蜈蚣有这么大的毒性,为什么大公鸡不怕蜈蚣呢?还以蜈蚣为食?蜈蚣有坚硬的外壳,一般在受到攻击以后,先把身体蜷缩称一团,让攻击者无从下手,然后在找机会喷出毒液,是攻击者受伤,蜈蚣好趁机逃跑。但这些手段在大公鸡面前都是摆设,几乎不值一提,一方面,公鸡身上覆盖着厚厚的羽毛,而它们脚上裸露的部分又有一层坚硬的角质层,蜈蚣喷出的毒液根本无法伤害的到公鸡。
而公鸡的爪子可以轻易的将蜈蚣压住,让蜈蚣无法动弹,失去逃跑和防御的能力,公鸡坚硬锐利的喙能轻易的捉破蜈蚣的外壳使蜈蚣成为自己的美食,据科学研究表明,蜈蚣的毒性与蛇类似,其本质上都是蛋白质。而公鸡具有消化蜈蚣毒性的独特嗉囊,鸡有个嗉囊可以消化蜈蚣的毒性,蜈蚣被公鸡啄食以后,身体内残留的毒液会被公鸡胃里强大的消化酶轻而易举的消化分分解。
1983年,科学家从蜈蚣的足颚当中提取了一个相对分子质量为60kDa的毒性物质,对其分析以后发现其中蛋白质的含量达到86.23%,这也就说明蜈蚣的毒液组成部分就是蛋白质物质。而这样的物质经过公鸡嗉囊的消化,最终成为了公鸡的营养,但如果公鸡在短时间内,啄食大量的蜈蚣,其实也是会出现中毒现象的。虽然公鸡的嗉囊可以轻易的消化蜈蚣的毒液,但毕竟还是有很多的毒素进去了公鸡的体内,
短时间内会使得公鸡体内激素平衡打破,表现在公鸡的行为上。公鸡就会出现兴奋的表现,原本相对安静的公鸡会比较暴躁,原本攻击性强的公鸡会更加的暴躁,甚至会主动攻击人,当然,这种现象不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短时间内就会消除。从食物链的角度上来讲,公鸡本就是杂食性动物,而蜈蚣就在公鸡的食谱当中,公鸡对蜈蚣来说是天敌一样的存在,公鸡对蜈蚣的克制也就不足为奇了。
2、为什么有些农村的公鸡吃了蜈蚣以后会变得很凶猛?
为什么有些农村的公鸡吃了蜈蚣以后会变得很凶猛?本人曾经养过蜈蚣作中药材,因为中医治疗蛇伤先用蜈蚣和蝎子作定惊,撒毒,也对公鸡就是蜈蚣天敌作过试验,其实鸡也是怕蜈蚣咬伤的,只是鸡身体结构,全身羽毛包着,整个鸡脚段硬,外有鳞包着,头部鸡嘴如甲般没处能咬放入毒液,仅有鸡冠处能咬到,而这处又缩成了小小部与鸡肉相连,纵是咬到鸡冠处,所放毒液也被鸡冠化解部分,很少能进入鸡肉处,
这样的鸡身结构如人对付一只蚂蚁一样容易,鸡根本不用怕蜈蚣的攻击,是99%成功,所以蜈蚣成鸡的食物来源,蜈蚣所具有的头部一点毒,被鸡所啄食后,到鸡嗉中一沥就无所畏了。这就是鸡喜食这样蜈蚣,昆虫了,鸡如果在鸡肉了上被蜈蚣咬上一口会怎么样呢?曾经做过三个这样试验,将鸡毛拔去一部分,用一条蜈蚣咬上鸡胸脯肉上,鸡马上跌倒站立不起,双脚无法起立,要过二,三天才能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