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河南总是下雨,恐怕说的就是夏天和秋天了。感谢邀请,我认为河南的全年降雨量在全国来说属于中等水平,总是下雨只会在夏秋两季发生,总之,河南总下雨的季节特征非常明显,从全年来看,河南总下雨的描述很不准确,与梅雨带相比是小巫见大巫,夏季多雨但也不是每天都在下雨。
1、河南为什么总是下雨?
感谢邀请,我认为河南的全年降雨量在全国来说属于中等水平,总是下雨只会在夏秋两季发生。河南处在温带季风到亚热带季风的过渡地带,湿润半湿润的交界处,降水量呈纬度分布特别明显,由北向南依次增多。要说河南总是下雨,恐怕说的就是夏天和秋天了,因为在这两个季节河南受夏季风影响,会带来海洋的暖湿空气,加上水分蒸发增多,很容易形成降雨。
但是与梅雨带相比是小巫见大巫,夏季多雨但也不是每天都在下雨,此外河南在春季也非常容易形成春旱,冬季降雪量少直接影响来年小麦的收成,因此有“瑞雪兆丰年”的说法。而春旱是因为受西北陆地季风影响,空气干燥,蒸发量小,所以在春冬两季河南不是总下雨,相反更容易干旱,总之,河南总下雨的季节特征非常明显,从全年来看,河南总下雨的描述很不准确。
2、为何今年秋收时节总是下雨?
怎么说呢,可以说每年的秋收季节都是这样的,这个从天气预报上显示,每年从九月份开始,受台风影响,每次刮台风,内陆地区必定是雨季,今年更甚,从八月份河南暴雨水灾开始,到现在为止,各地涝灾不断,庄稼受损严重,河南人民流离失所,我们西北地区也好不到哪去,别的地方我不知道,拿我们当地来说,从九月初到现在,断断续续的一直在下,可以说最多晒三天就是雨,这不九月十五号开始下到十九号,二十号二十一号晴两天,二十二号又开始下到今天也就是二十七号,已经六天了,还没有晴的意思,看预报说明天多云,反正是只晴三天,往后一直都是阴雨天气,对庄稼农作物和水果等都影响严重,我们这冬小麦一般是九月二十号左右是最佳播种时间,可是受天气影响,有的人抢种了,有的人却没有来的及种,现在都十月份了,显然有些太迟了,雨米也是没法收回来,再下都长芽了,我们也是苹果主产区,正是抹袋上色的时候,却由于下雨迟迟抹不完,抹了的也因雨天由白变绿返青了,这是果农最怕的,苹果返青上色不好,市场不相信眼泪,没有人会同情理解客观原因而不压价的,
3、2019年东北三省东部今年为什么感觉雨水多?
感谢头条朋友@跟着希望梦想走邀请,这位黑龙江朋友承包上千亩土地,对厄尔尼诺年气候特点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年初时曾私信与我,讨论今年的东北天气变化,预测今年夏季东北应是低温多雨,为此他做了充分准备。时值7月份,东北地区多地降水较多,而且较往年气温较低,这位朋友的言中,让笔者写了这篇头条。看上图,导致东北近期多雨的天气系统就是东北冷涡,而且今年冷涡活动最为频繁,一个接一个的出现,造成东北地区冰雹和雷雨大风,低温冷害、持续阴雨洪涝等突发性强对流天气,
那么什么是冷涡呢?我们知道发生在热带海洋面的逆时针旋转低压系统,中心气压很低,就是台风,它的降水量非常惊人,一个成熟的台风降水量达到20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半个黄河的年径流量,如果发生中高纬陆地上低压逆时针旋转系统,就是冷涡,有人称之为陆地台风,这在每年的东北地区5~6月份最为活跃,强大旋转气流带动周边渤海、日本海和高纬度海域水汽上升,与高空大气形成强对流,促使水汽快速凝结,并发展成深厚的系统,最后在旋转的过程中,会有一股股冷空气甩出来,产生大量降水。
冷涡的降水量虽不及台风那样强大,但会持续几天,带来的降水不可轻视,有时还会带来洪水灾害,这种冷涡天气系统的频繁活动,可能与厄尔尼诺有关,在厄尔尼诺发生的年份,夏季风偏弱,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热带气旋活动减少,中纬度西风带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在西风波中的冷性低压槽配合下,就容易形成冷涡。东北地区低温多雨的天气,对农作物生长极为不利,而农作物的生长期从南向北逐渐递减,到了黑龙江地区刚好满足一年一熟的界线,如遇东北低温冷害,积温不足,农作物生长要受很大影响,会导致粮食大面积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