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通过“闰月”的办法调整与阳历的同步。阴历是太阴历简称,阳历是太阳历简称,我国的农历又称夏历,集阳历阴历于一体,即“阴阳合历”,从朔到望再到朔,为阴历一个月,阴历重在月,反映的是月相变化,月变规律,其最大特点是运用节气历给阴历设置闰月办法。
1、生日怎么区分阴历阳历?
中国农历中每月的天数是根据月亮运动周期确立的,平均每月29.5306日。一年12个月只有354.3672天,而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间确定的公(阳)历,一年有365.2422天。公历所对应的农历日子,每19年轮回一次,因此,人们每逢19的倍数生辰的时候,生日当天有可能既是农历生日又是公历生日。但因为农历与公历的准确天数都不是整数,农历和公历在19年中的天数也有细微的差别,
2、阳历和阴历如何区分?
阳历就是太阳历,平年为12个月,365天,闰年366天。阴历就是太阴历,平年12个月,约为354天,闰年13个月,约为384天,我国的农历又称夏历,集阳历阴历于一体,即“阴阳合历”。阴历通过“闰月”的办法调整与阳历的同步,农历今年的序号为丁酉年,从夏朝制定历法以来,年月日的顺序始终依六十甲子的顺序编排,历朝历代虽有修订,但顺序一直衔接,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历法。
3、请来说一下阴历和阳历是怎么回事?
阴历是太阴历简称,阳历是太阳历简称,我国使用的农历是阴阳合历。现行的世界通用的公历,是从古埃及太阳历改造而来,我国在夏朝时就有夏历,就是现在我国人还在使用的农历一一太阴历,太阳历合历一一把太阴历和太阳历二者配合起来用的历法就叫阴阳合历,我国夏朝时有了。其最大特点是运用节气历给阴历设置闰月办法,阴历是以月亮运行规律而制是的历法,以朔望月为基本单位,古时主要有夏历,古希腊历,伊斯兰教历,并非我国独有。
阴历依据月相变化周期来制定,比较直现,容易掌握,为人所先用,我国先人把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称为一个“朔望月”,初一就是月朔,月圆为望,从塑到望是前半月,从望到朔是后半月。从朔到望再到朔,为阴历一个月,阴历重在月,反映的是月相变化,月变规律,月变周期长得测定用时29天12时44分3秒。但日要计整不计零,所以设置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会有一年七个大月出现,一年十二个月,是354天或355天,闰月有十三个月,384天,闰月无中气,十九年必七闰,
由于日计整不什零,十五月亮既会十四圆,也会十六圆。阳历是以太阳运行规律而制定的历法,古埃及就有太阳历,后古罗马的恺撒大帝主持修改了古埃及太阳历,再后来罗马教皇格列再次修改,便形成现在通行的公历,现行的公历是一年12个月,1、3、5、7、8、1O、12月为大月31天,2、4、6、9、11月为小月3O天,2月特殊,平年28天,闰年29天,4年一闰,能用4除尽的为闰年。
太阳运行年周期365天5小时48分46秒,天数计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我国先人通过土圭测日影法制定了太阳历,也叫节气历,用节气的形式表现太阳运行状况,运行特点,运行规律。先测定“二分”,“二至”,再到“四立”,再及其他,我国先人在夏朝时,就懂得观察日月运行,掌握其中规律而制定阴阳历,并找到合历而用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