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每天遇到的错题和难题在写作业的过程中,无论你是做错这道题还是遇到不会做的题,说明你对这类题型缺少对他们的了解,缺少这类题型的解题方法,这个时候一定要深入思考找出原因所在。数学是一门衔接性很强的课程,初一的数学没学好,那么初二就会出现听课吃力,写作业吃力的情况,如果初二学不好,那么到了初三更是两眼一抹黑,所以对于初二初三数学不好的学生,要找出自己的切入点,从初一开始过一遍,把例题做一遍,并同时做章节测试,这样才能扎扎实实提高数学。
1、数学题死活做不出来怎么办?
这个好像是中学还是小学数学的规律题?题目中的1 4=5看着倒是符合加法运算,但是后面的2 5=12和3 6=21就不符合了,所以,这个题必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加法,而是等式左边的两个数字(如2和5)通过某种运算,可以得到右边的数字(如12)。那这些数字(如2和5)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运算规律呢?第一种方法:我们先把三个等式右面的5、12、21进行一下分解,比如:5=1*5=1 4【1 4中出现了等式左边的两个数字1和4】12=1*12=2*6=3*4【2*6中出现了等式左边的2,但是没有5只有6,6=5 1,所以可以是12=2*(5 1)】21=1*21=3*7【这里出现了左边的3,但也是没有6,只有7,同样的7=6 1,那么,可以得到21=3*(6 1)】在第二和第三个中我们发现了一个规律,在A B=C的公式中,真正的运算规律是:A*(B 1)=C,我们把第一个公式也套进去,左边=1*(4 1)=1*5=5=右边,说明我们找到的这个规律是正确的,
然后把第四个等式代入,得到:8*(11 1)=8*12=96第二种方法:我们看到这些式子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乘法,所以来试一下:1*4=4比5小:5-4=12*5=10比12小:12-10=23*6=18比21小:21-18=3我们观察上面的三个式子,右边数字(如12)比左边两个数字(如2和5)的乘积要大,但是大的刚好是左边数字的其中一个,所以我们可以变成:左边=1*4 1=1*(4 1)=1*5=5=右边左边=2*5 2=2*(5 1)=2*6=12=右边左边=3*6 3=3*(6 1)=3*7=21=右边根据上面同样可以总结出A B=A*(B 1)=C,将第四个算式的左边代入得:8 11=8*(11 1)=8*12=96。
2、初中每次数学考试时内心都很慌,做不出来题怎么办?
初中数学有问题,要从这四个方面找原因来解决问题提高成绩①听课走神,只听不动脑,听课效率低②有畏难情绪,遇到数学难题总想逃避放弃或者翻答案③练题少,缺少解题方法④基础差,概念公式不清导致后面学不懂第一点:关于如何听数学老师讲课初中的数学难度远没有达到听课都学不懂的情况,只要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带着思考听老师讲课,那么他基本上能够学懂百分之七八十的知识,
然而问题恰恰就出在了很多同学总是感觉到数学课枯燥无味,老师讲课,他只坐在那里听,而不愿意过脑子去思考,分析老师所讲的内容,比如老师讲勾股定律,他只记公式而不思考公式的推导过程,这就导致他们学习的时候缺少方法。所以要想学好数学,首先要集中注意力不开小差,跟着老师的思维认真听课第二点:关于每天遇到的错题和难题在写作业的过程中,无论你是做错这道题还是遇到不会做的题,说明你对这类题型缺少对他们的了解,缺少这类题型的解题方法,这个时候一定要深入思考找出原因所在,
可是很多学生遇到难题,总是上绕着走,或者翻答案,或者空下不写就去玩了,同样的问题出现在物理和化学上,一看答案就会一做题就发懵,导致成绩上不去,漏洞越来越大,把小问题变成了大问题,最后无缘高中。第三点:学习数学需要的是不断的练题,从中把老师所讲的学习方法做到举一反三,把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做到驾轻就熟,很多学生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然而作业所包含的题型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成绩不好的初中生要多练题,在解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解题速度和提升自己的解题方法,愿意为此放弃玩耍和休闲的时间,这样才能胸有成竹而不发慌第四点:数学离不开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