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只有64卦、384爻,即。一是《易经》“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和《易经》八卦“万物类象”的思维,决定了《易经》本身可以形成一种思维模型,《易经》本身是古文,又是两千多年前的古语言表达方式,原著读懂已十分不易,《易传》系孔子及其弟子研究《易经》的心得体会,叫“十翼”,绝大部分人结合《易传》读懂《易经.经部》,差不多也就登堂入室,但也就此止步东张西望了。
1、易经那么厉害,为什么不能很精准量化事件的发生?
谢谢您的邀请!新春之际,首先祝福您和家人安康愉快!吉祥如意!一、“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尤未尽”。《易经》本身并没有提供“很精确量化事件的发生”的功能,《易经》只有64卦、384爻,即:《易经》是把一个整体,按6个层次、步骤或维度,分成了64块或称64种情况,其中包含384个子要素。
而实际的大千世界,远远、远远不是如此的简单,二、《易经》传统上,属于思想、文化、哲学的范畴,归于儒家经典和道教典籍。在对《易经》的研究上,目前“学院派”更多地注重它的思想、文化、哲学方面的钻研、思考和阐释,“术数派”往往进入到各术数专业的学习、测试和检验,基础、经验、应用好的术数师傅们,又大多用《易经》术数技术,在追求其商业、经济效果,
高级科研人员,都是现代科学的学习、基础、知识和思维,私自认为,《易经》的研究上,是缺少一个大的群体型的“科学派”的。三、我们很多人看书,大都难以看到书本后边、书本外边的东西,《易经》本身是古文,又是两千多年前的古语言表达方式,原著读懂已十分不易,《易传》系孔子及其弟子研究《易经》的心得体会,叫“十翼”,绝大部分人结合《易传》读懂《易经.经部》,差不多也就登堂入室,但也就此止步东张西望了。
术数类《易经》专业书籍,无论六爻、四柱、梅花易数、六壬、奇门遁甲,都有其已固定的预测分析模型,几乎尚无人打破这些模型,提出并得到公认的更高水平的预测模型出现,而这些所有的模型又都有其传统应用方法、预测范畴、分门别类的局限性,四、我认为,《易经》书本内容之下,是蕴含、蕴藏着一个巨大的预测分析模型的。一是《易经》“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和《易经》八卦“万物类象”的思维,决定了《易经》本身可以形成一种思维模型,
二是“八卦重叠,形成六四卦”,使《易经》已经初步具有了预测、分析的功能。三是顺延《易经》从“太极”到“六十四卦”的思维顺序,《易经》不仅可以有三爻的“经卦”、六爻的“六十四卦”,《易经》还可以、也应该可以有十二爻、二十四爻、四十八爻、九十六爻以至一万二千二百八十八爻的卦,和依此类推到无穷大数个爻的卦,
如此,层层细推,就可以建立一个可以进行量化分析的模型。五、上述四的结束语,我谈到可以建立一个可以进行量化分析的模型,但这一与实际完全结合起来的模型,其所包含和所要求的知识,甚至专业知识和信息量,也是非常、非常巨大的,别说一般个人,恐怕任何一个科学家都不可能专一完成。这一模型的完善和建成,恐怕需要所有方面的大专家、科学家、院士的一流人才来共同完成,
因为,没有一个人完全掌握了这个世界的所有的知识、信息、规律及其应用方法。六、我在昨晚的一个评论中,用了“12288的12288次方,以之作为2的指数进行运算,运算结果再进行2次方,和12288的12288次方,以之作为3的指数进行运算,运算结果再进行3次方”,其实这只是通向量化《易经》与现实建模的一种极其初级的思考。
希望有志于、有兴趣建立这种模型的人们,共同讨论、共同思考、共同参与、共同研究,因为,这一成功模型的建立,绝非一人、一已之能力,可以完成。倘若这一梦想中的模型,能够建成,再经反复测试、修改、完善和检验,我相信,它应该是可以具有“很精确量化事件的发生”的功能的,OK!欢迎阅读、批评、提出宝贵意见,或愿意参与这一梦想的思考、研究当中来。
2、既然《易经》这么厉害,为什么不知道地球是球形的,连浑天说也只提出了半球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