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屯〉卦排在第三位……此规律即六十四卦成卦的卦理。《说卦传》曰:“坤,地也,万物皆致养焉。即占卦时成卦后,是要参照卦词与爻词来进行分析判断来得出结论的。《易经》中的卦,指的是八卦与所洐生出的六十四卦。卦理讲的是《易经》中的六十四卦排列的原理,即八卦起于乾坤两卦,乾为天,坤为地。
易经有哪些?都讲些什么?
我们手边的《易经集注》,只是中国《易经》学问的一部分。这本书名《周易》,是周文王在坐牢的时候,他研究《易经》的心得记录。我们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一切中国的文化,都是从文王著作了这本《易经》以后,才开始发展下来的。所以诸子百家之说,都渊源于这本书,都渊源于《易经》所画的这几个卦,一般事实上还有两种《易经》,一种叫《连山易》,一种叫《归藏易》,加上我们手边所持的《周易》,总称为“三易”。
《连山易》是神农时代的《易》,所画八卦的先后位置,和《周易》的八卦位置是不一样的。黄帝时代的《易》为《归藏易》。《连山易》以艮卦开始,《归藏易》以坤卦开始,到了《周易》则以乾卦开始,这是三易的不同之处。现在的人讲《易经》,往往被这一本《周易》范围住了,因为有人说《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遗失了、绝传了。
事实上还有没有?这是一个大问题,可以说现在我们中国“江湖”中人所讲的这一套东西,如医药、堪舆,还有道家这一方面的东西,都是《连山》《归藏》两种易学的结合。《连山》《归藏》以外,《周易》本身这门学问中,有一个原则亦叫作“三易”,意思是说《易经》包括了三个大原则:就是一、变易;二、简易;三、不易。一、变易,是《易经》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
易经坤卦里,西南得朋,东北丧朋,是如何理解?
笔者在前面发表的《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奥秘》中已阐明,先天八卦是空间八卦,后天八卦是时间八卦。空间者,宇也;时间者,宙也。时空者,宇宙也,《周易》就是关于宇宙规律,也就是时空规律的哲学思想的一本书籍。所谓“先天为本,后天为用”就是指空间是先天之本,时间是后天之用。《周易》主要是阐述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而事物的运动变化主要体现在时间上,故《周易》所用的主要是后天八卦。
可以这么说,《周易》64卦的内容都是以后天八卦为依据的。后天八卦言乎时间,五行顺行。《易·说卦传》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絜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