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星座 > 星座知识 > 星座问答 > 姓孙的姓氏起源地是哪里,山东姓氏的起源是哪里

姓孙的姓氏起源地是哪里,山东姓氏的起源是哪里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07 21:26:40 编辑:运气知识 手机版

据《寿县志-姓氏》所举16个大姓家族资料统计,于明初迁徙来的有11姓;这11姓中,从山东迁来的6姓,河南的2姓,徽州、杭州、江西瓦砾坝的各1姓。寿州楚氏子民既有以身殉国的辞赋之祖屈原的爱国情怀,亦有千古无二的西楚霸王项羽的勇猛性格;既有主修芍陂的楚国令尹孙叔敖的刚毅个性,又有以身殉主的四杰之一春申君黄歇的忠义品格,以至于在秦国灭楚时,许多楚人冒着被杀头、灭族的危险,仍不避讳自己是楚国的逸民身份。

1、山东姓氏的起源是哪里,如今都在哪里,有没有比较特色仪式传承?

山东姓氏的起源是哪里,如今都在哪里,有没有比较特色仪式传承

山东省文化底蕴丰富,历来注重家谱的续写,比如“孔”姓家谱;《孔子世家谱》用于记录孔子家族繁衍和传承历史,谱中主要记录了自孔子以降2500多年间,孔子后裔的辈分、名号、居所、迁徙、任职、子嗣等部分或全部情况。《孔子世家谱》是世界上连续传承时间最悠久,记录最完整,资料最详谨,内容最广泛的家族谱牒,其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其中记录了自孔子曾祖父孔防叔至西汉司马迁同时期的孔子子孙十几代的传承关系,正式的孔子世家谱是宋代的元丰谱,

从汉代到唐,因为孔子后裔的封爵、世袭、祭祀(孔子后裔也担任商宗庙的祭祀)等传承,孔子家谱的修订一直由当时的朝廷来严格完成,但是只记录嫡长承袭者一脉。当时,孔子后裔人丁并不兴旺,且居于曲阜,少有外迁,到了宋代,孔子后裔全族正式有谱,始在民间兴起,但只有手抄本。宋元丰甲子年间(公元1084年),孔子第46代孙孔宗翰,当时官居朝议大夫,创修孔氏家谱,始为刊印,

到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有孔裔孔弘颙重修付梓。并定为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大修以甲子为期,小修以甲午为期,然而这个规定并没有严格执行,明天启年间重修一次,清顺治十年未及甲子又重修,之后康熙、乾隆两甲子均重修,民国时期历7年1937年修成一次,最近的重修历时10年2009年修成。1937年民国版《孔子世家谱》共四集,收录孔子后裔56余万人,

2、淮南寿县的主要姓氏和渊源是什么?

淮南寿县的主要姓氏和渊源是什么

据《寿县志-姓氏》所举16个大姓家族资料统计,于明初迁徙来的有11姓;这11姓中,从山东迁来的6姓,河南的2姓,徽州、杭州、江西瓦砾坝的各1姓。《颍上古今》与《寿县志》所载中,竟然没有一个是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老鸹窝处来的!如:《寿县志—姓氏》记载说:寿县柴氏,于明洪武年间,自山东济宁老鸹巷徙来;瓦埠徐氏,祖籍山东济宁老鸹巷;迎河李氏,祖籍山东济宁老鸹巷,明初徙寿县,

寿州孙家,郡号乐安,洪武初徙自山东济宁州老官塘;尹氏,族居山东济宁州老生塘;韩姓,祖籍山东省南部,元末时逃难落户于寿州东南乡。此外,寿县开荒张家、胡家、周姓、陈家、门氏、淮南地区蔡氏、八公山周姓、史院尹家、凤台陆氏、颍上县延陵吴氏等家族都认为自己的祖上从山东、山东老鸹巷迁徙而来,如:寿县开荒张家认为:本族从山东老鸹巷迁徙到青莲(十字路)张罗城定居,始迁于明朝七世年间。

(不知“七世”,是否为明初洪武七年之误,)说说主要的姓氏,楚氏寿县,古称寿春、寿阳、寿州,州来国、蔡国、楚国、西汉淮南国、东汉袁术先后建都于此。以楚文化为显著标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寿春楚文化同吴越文化和巴蜀文化一起,被誉为“盛开在长江流域的三朵上古之花”,对中国和世界历史文化产生过巨大影响,

寿春楚文化孕育出众多的历史文化,其中寿州姓氏文化就与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寿州楚氏与楚文化更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关联。可以说,寿州楚氏繁衍变迁的过程,就是楚文化东渐江淮、发展壮大的历程,寿州楚氏是寿县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与当地的熊氏、袁氏、吕氏等诸多姓氏一起,代表着寿县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见证着寿县文化发展的炳如日星及波澜壮阔,记录着寿县时代变迁的历史履屐与风云变幻。

挖掘和梳理寿州楚氏的历史起源、发展变迁、迁徒历程、文化传统、家族精神等姓氏文化的内涵及脉络,对于弘扬淮寿历史文化、传承寿县地域文化、推进文化强县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凭借寿州楚氏这一古老姓氏,能够开启我们与历史对话的天窗,联起我们与文化亲近的纽带,同时也能够架起我们探寻中国姓氏文化渊源的桥梁,感受到中华姓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文章TAG:姓氏起源地起源山东姓孙的姓氏起源地是哪里

最近更新

星座知识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