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阎王”都忌讳的日子来了,正月十三“杨公忌日”,有啥讲究和由来呢。古代民间把正月十三这天除了叫“杨公忌”以外,还叫“毒日”、“阎王忌”,有“正月十三阎王忌,屙屎尿尿都不利”的说法,正月十三恰逢七九,雨雪天气来袭,有啥预兆,农村老人说正月十三是杨公忌日,不宜出门,为什么。
1、为什么正月十三被叫做杨公忌?
杨公忌日:禁忌日每月一日,其法乃是室火猪日。其求元旦起角宿,依二十八宿次序顺数,值室宿之日,即为杨公忌,相传其术为宋代术上杨救贫所创,故称杨公忌。《玉匣记》记载:神仙留下十三日,举动须防多损失,一切起造与兴工,不遭火盗定遭凶。婚姻嫁娶亦拜宜,不得到头终不吉,人生出世遇此日,劳劳碌碌得还失。安葬若还逢此日,后代儿孙必乞食,
上官赴任用此日,破贼多愁主革职。得知广普传与人,子孙昌盛皆阴骘,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廿九,八月廿七,九月廿五,十月廿三,十一月廿一日,十二月十九日这些日子都禁忌出门离家。古人这些忌讳,应从民俗角度理解,也能从古代历法找出一些根据,也是古人从千年实践总结出来的,
2、正月十三“杨公忌”,连“阎王”都忌讳的日子,有啥讲究和禁忌?
连“阎王”都忌讳的日子来了,正月十三“杨公忌日”,有啥讲究和由来呢?今天正月十三了,马上就要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十五一过,给人的感觉年就彻底过去了,也该静下心来安心工作了!咱们现在可能没有那么讲究了,老的传统习俗可过可不过来了,但是在过去老人的心中,正月里每一天都是有讲究和禁忌的。我们先来说一下这个“杨公忌”吧,对于他的传说有很多版本,我们来看一下网上流传最多的两个版本,
传说有一个姓杨的人家,孩子很多,并且有13个男孩。古代是农耕社会,劳动力的多少决定了收成和生活质量,并且,古代人认为家里人口多也是人丁兴旺的表现,所以,杨家在村里是比较有底气的。有了底气,就常常在邻居和村里人面前前摆出志得意满的样子,瞧不起别人家,总是在邻居面前说“我儿子多”,多了不起什么的,他总是这样,邻居们看不惯他这种瞧不起人的样子,就很生气,咒他说:“不要嚣张显摆!生老病死各自有命,谁知道你的儿子就会长命百岁呢?”杨公听了后也没生气,他和邻居说,我有13个儿子,即便遇到灾祸死了一个,我还有其它儿子呢?就算老天妒忌我,一个月收去我一个儿子,也会留一个儿子为我送终的!结果有一年爆发了瘟疫,这个杨家还真是一个月死一个,恰巧这一年是闰年有13个月。
第一个儿子就死于正月十三那天,紧接着,儿子一个个都死去了,到了年关十二月,杨公的十三个儿子全部死掉,只剩下他自己,孤苦伶仃的,晚景十分凄凉!所以,人们觉得13这个数字不吉利,婚姻嫁娶的喜事,都不用农历十三这一天。而民间根据每孩子去世的那一天总结了“杨公十三忌日”,从那以后有了“农历正月十三日始,以后每月提前两天为百事禁忌日”的迷信习俗。
还有一个说法是,这个说法来自于杨家将,说杨老令公带领杨家将去救皇帝,结果再次被奸臣陷害了,被辽军围堵,他和儿子被困在了二狼山。因为,杨老令公感觉这个这个二狼山中的狼和杨相克,他老是感觉不安,杨家将的结局大家都是很清楚的,几乎全部战死了,只有杨六郎逃出来了。据说,杨业死的这天正好是正月十三,所以,民间为了纪年杨家满门忠烈,把这一天叫“杨公忌日”,
也有说是杨家将一直打胜仗,可总有几天老打败仗,后来总结出杨公忌日不能打仗。这几个日子是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廿九;八月廿七、九月廿五、十月廿三、十一月廿一、腊月十九,民间百姓把上面这十三个日子称为百事忌日。无论哪个版本,在古代民间都是认为正月十三不是吉利的一天,
所以,古代民间把正月十三这天除了叫“杨公忌”以外,还叫“毒日”、“阎王忌”,有“正月十三阎王忌,屙屎尿尿都不利”的说法。所以,古代人认为正月十三这天不要可哪走,最好待在家里那也不要去,也不适合去探望病人,总之,图吉利的事到了这一天都不去干,比如,破土、动工、结婚什么的,今年正月十三这天也是“七九”的头一天,老话有“雪打七九头”的说法,如果出现“雪打七九头”有啥预兆呢?我们来看看老祖宗留下来的农谚是咋说的!一、雪打七九头,人畜都发愁这句话有地域性,不能每个地区都按这个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