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过了明星,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自己的身上,可以通过他们的发型进行借鉴吸收,然后应用到实际中,头发两边剪短的优点,刚才也说了很多,还有就是大家都去剪的发型很容易跟风,都想自己进行尝试,看看是什么效果,当你真的把两边头发剪短以后,想要养起来真的太难了……所以每次不得已把两边剪短,来维持干净整洁的形象。大家平时的发型是什么样的呢?虽然同样是两边剪短的发型,但是根据头顶头发的不同长度,也是可以做出其他造型,所以头顶的头发最好不要剪短,能帮你多体验一些风格呢~我是可可,每天分享不一样的时尚经验,大家喜欢就关注我吧!。
为什么发型师总是不理解“剪短一点点”的意思?
这句话在网络评论中已经成了复制粘贴。只要是有关于美发的文章,下面总会有这样的评论。不管是调侃或者是发泄情绪,还是说明消费者对自己的发型不是很满意,也反映出新一代的发型师从技术上、沟通上还要下一番功夫才行。在消费者心中,剪一点就是稍微修一修。但发型师在修一修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就会大动干戈的整体修正一番。因此,就引发了诸多的不愉快。
其实两方面都没错,站在各自的角度都有理有据,下面我就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消费者心中的剪短一点点是这个意思我做美发已经快三十年了,经历了太多类似的问题。记得又一次,一个顾客说头发有点长,给我修一修就行,当我剪完头发收费的时候,顾客有意见了:我说的时候修一修 ,你怎么收我剪的钱?回想一下这个经历,在想一下现在的问题,雷人的相似,是否说明顾客对修一修和剪一剪存在这不理解?还有的顾客可能就觉得头发有点长,遮眼睛了、盖耳朵了、扎脖子了、发尾有点开叉等,只想把认为长出来的部分剪掉。
下面继续聊一下一次不愉快的剪发经历:刚做美发不久的一天,一位妹子说发尾有点开叉,帮我把开叉的头发剪掉,特别强调只剪开叉的头发。当剪完之后,妹子生气的说,都说了只剪开叉的头发,为什么把不开叉的也剪了?看你剪掉了我多少头发?一位男士,进门就说:剪短一点,留大一点,一屋子发型师懵逼了。什么意思?剪短一点能理解,留大一点是个什么鬼?最后沟通了一番,才明白这位的意思:整体剪得短一些,周边留自然的长度,耳朵也遮半边。
原来就是一个均等层次,差点又一次被坑。一位烫发的大姐要求是,卷烫的大一些。结果烫的大卷令这位大姐的暴脾气瞬间爆发:老娘说的是卷烫大一些,怎么给我烫的都没卷了?发型师说:这就是大卷啊,你不是要烫大卷吗?最后一番沟通,原来大姐的意思是:烫的轮廓大一些,其实就是烫满头的小卷,只有烫小卷轮廓才能蓬松,这样看起来就大了!!!!我滴个娘啊~通过上面几个案例,说明顾客的理解和发型师的理解是有代沟的,顾客的表达是按照自己的想象来描述,而发型师是从专业的角度来理解,这样肯定就会造成双重伤害了。
发型师心中剪一点点的意思是这样的对于发型师来说,你就是剪一点点,为了发型是完整性,必须整体的剪一点点,那么剪1厘米和剪5厘米,所用的时间和流程是一样的,你的修一修就是剪一剪了,没区别!当然是按照剪发收费了。刘海长了,光剪一下刘海还好说。但是你遮耳朵了,只要动剪刀,肯定要衔接一下,光剪了耳朵部位,其他部位就不协调,因此也需要衔接,这一衔接就导致整头都需要动一下。
因为发型师一个整体,只要动以免,肯定会牵扯到整体的效果,因此,剪一点就变成了完整的剪发了。头发开叉不是每一根都开叉,不可能只剪开叉不剪正常的头发,那么剪出来就会是一个坑一个坑的感觉,就像被狗啃过一般。那么就需要整体的修剪一下,再针对开叉的作为重点,特别关照一下。但必须让顾客清楚自己的意图,告诉顾客为什么要这样剪,得到认可再剪也不迟。
类似这样的情况其实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我认为还是沟通的问题。当然,更要耐心的了解顾客的意思,然后要告诉顾客发型是一个整体,除刘海之外,其他部位剪短一点点,就必须把所有的部位跟着都剪一点点,这样发型才完整,效果才完美。由此可见,设计前的沟通是多么重要。而作为消费者,要尽可能清楚的表达一下自己的意愿,因为你想的和发型师想的角度不同,可能会引起误会。
再就是你想的发型,也许因为发质原因、头型问题或者是脸型不适合等,也要听取一下发型师的建议。而发型师更要耐心的给顾客讲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等,只有双方达成一致,才会减少误解,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理发环境。相互的理解很重要,详尽的沟通更重要。所以,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理发师,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尊重,皆大欢喜。感谢阅读,我是时尚造型设计顾问成铭,希望我专业的时间和解读能帮到你,更多话题可在下面评论中继续交流或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