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确认偏差使人们总会相信那些他们愿意去相信的事情,看到这些事情,他们会去关注那些印证自己经验的证据,而忽略那些可能与自己判断矛盾的证据。这就好比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一样,一旦你觉得你的媳妇美,你就会觉得她干什么事情都美;反过来,如果你讨厌一个人,你会觉得他哪儿哪儿都讨厌。 B.职场中的确认偏差确认偏差现象在职场中也是颇为常见。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这一心理现象的影响。1. 企业管理中的确认偏差首先企业会借助企业文化建设来员工进行所谓的“洗脑”。企业文化建设的一核心,是让员工认同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就想富勒实验里面的受试者相信星座一样。一套设计精良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可以让员工对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伦理,企业组织权威,企业行为特征建立起一套相对独立的认知体系。
基于这样一个认知体系,员工会倾向于把所有企业的行为都认为是合理的,是有益的。这就是确认偏差的一种管理效应。2. 员工个人的确认偏差这种确认偏差在个人身上体现于各个层面,比如对地域认知,对个性、职业的认知,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确认偏差。比如一些人对不同地域的同事有不同的认知,认为一些地域的人都不错,另外一些人都不好。
这首先是幸存者偏差造成的结果。案例的局限性容易造成所谓的幸存者偏差。比如,跳槽的员工都发达了。那是因为失败的跳槽案例都不好意思说。比如,我们公司的员工都成功了,那是因为失败的员工都跳槽了。所以,幸存者偏差很容易造成认知局限。但这种认知一旦被强化后,无论这样的人做什么事都是好的。或者都是糟糕的。或者,做什么一定是好的,或者是不好的。
这就是确认偏差造成的。确认偏差可以像种子一样埋在我们的心里,对我们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大家看过一部叫做《盗梦空间》的科幻大片,大概就可以理解什么是意识的植入,虽然科幻电影过于玄幻,通过进入梦境来控制人。现实中,我们会被各种微妙的事情刺激,逐渐形成自己对事物的特定认知。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会形成不同的确认偏差认知。
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有意思的确认偏差:一种会让优秀的员工反而不愿意离职跳槽。另外一种会让需要沉浸下来的人反而跳槽离职。对于优秀的员工,发展处于上升期的员工来说,容易形成的确认偏差是对自己的方法论的过于执迷,或者说是过于自信。认为自己所有的选择都是正确地,认为公司所有的体制都是优秀的,反而不会选择离职跳槽去更高的平台,成就更高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