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中国人实在是擅长于“信、达、雅”的文字运用,为了照顾外交,他们将褒义词尽善尽美的用到了船坚炮利的洋人身上。《广雅》有云:“英,美也”,那么“英吉利”自然就是“又美又幸运”的国家。类似的国名有很多,比如“德意志”,它并非来源于惯用的“Germany”,而是来自于“Deutschland”的发音,德国首都“柏林”,也源于“Berlin”。
还有“意大利”源于“Italia”,法国源于“France”(法兰西),爱尔兰源于“Ireland”,荷兰源于“Holland”,俄罗斯源于“Russia”等等很多。还有些更早的翻译称谓,比如明朝时管西班牙、葡萄牙都一概叫做“佛郎机”,著名的“佛郎机大炮”即源于此。“佛郎机”并非直接音译,而是来自于中、西亚地区对“Frank”的称呼,这个音变调后传入南亚,在印地语里转换成了“Farangi”,很快被中国人翻译成了“佛郎机”。
当然,有时候他们还被称为“红夷”,这个就是形容词意译了,红色毛发的蛮夷嘛。俄罗斯早期还被称为“罗刹国”,说起来这个其实也是音译,只是翻译的不那么友好,与红毛夷、“西番人”差不多。(注:法兰克本是日耳曼人族名,但在古代成为伊斯兰世界对欧洲人的称呼,类似中原人被一概称为‘汉人’的道理)这类古称中文名其实相当多,比如今天的“马六甲”源于明朝中文名“满剌加”,新加坡叫还曾经叫“龙牙门”、“单马锡”、“淡马锡”,老挝古称叫“寮国”,反正那年代又没有汉语拼音,中国人的脚步走到哪里,就会给哪里起个中文名,这些名字要么是根据当地音译,要么是拍脑袋想的。
如今“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美利坚”等基本上都被简化处理了,成了我每次常见的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等,但“意大利”、“爱尔兰”、“俄罗斯”等等则保持了原词,大概是觉得顺嘴吧。类似韩国这样的属于自定中文国名,他们的英文国名是“Republic of Korea”,韩文国名是“대한민국”,按发音写成“Daehan Minguk”,至于中文“大韩民国”是他们一开始就立法确定的。
上图.大朝鲜帝国,笑笑就可以了众所周知,韩国现有的文字是后造的,属于拼音文字,他们之前一直使用的都是中文,虽然如今中文被取缔了,但韩国民间要求恢复中文的呼声一直未绝,再加上拼音文字对史料、名词使用的缺陷,在重要的东西上,韩国人依旧保持了中文标注。“大韩民国”作为国家专有名词,当然也会被专门拟定。上图.汉阳大学,我武汉都不敢这样叫类似的东西还有韩国首都“首尔”,2005年前我国对首尔的称呼还是“汉城”,这座城市古代被称为“汉阳”(Hanyang),后来李成桂迁都后改为“汉城”(Hansung),都是有汉字记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