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算命 > 算命知识 > 算命问答 > 刘基谏主说明什么道理,关于刘伯温的传说

刘基谏主说明什么道理,关于刘伯温的传说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5 10:23:21 编辑:运气知识 手机版

日本杀明使臣,朱元璋大怒举兵10万远征日本,刘伯温为何以死相谏?

公元1368年,40岁的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统治后在南京称帝,史称明太祖。(朱元璋)就在老朱称帝的第二年(1369年),他雄心勃勃欲发兵10万灭了日本,当时谋士刘伯温却死活不让他讨伐日本。朱元璋为何打算灭掉日本?刘伯温为何要死谏不许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话说老朱称帝的第二年(1369年),鉴于日本浪人和倭寇不断侵扰明朝海防和边民,老朱派朝中大臣杨载为特使组团去日本下诏书,意思是“让日本国王管好自己的人,不要总是骚扰明朝。

”当时怀良亲王是日本的国王,过去日本是中国的藩属国,到了元朝统治时,忽必烈曾多次征服日本,但都以失败告终。(忽必烈)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蒙古人不适合于海上登陆作战,蒙古骑兵不能发挥优势,以及后勤供应问题等等。忽必烈“战无不胜”的神话在日本面前破灭,这也是蒙古扩张力量由盛到衰的必然结果。基于这种情况,朱元璋称帝后,日本国王根本不把老朱放在眼中。

老朱本来派使者去日本协商解决“海盗”问题,这本是两国之间正常的外交礼仪,然而日本国王看罢诏书勃然大怒,当场斩了五位特使。有道是:“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况且明朝又没和日本发生战争,日本国王这种举动令人匪夷所思。究其原因就是曾经战胜了号称“沙漠风暴”的蒙古铁骑,认为朱元璋比不过忽必烈。其他明朝特使被怀良乱棍打出,日本倭寇依然横行于山东、浙江、福建沿海一带。

(倭寇)使者狼狈地逃了回来,朱元璋很生气,但考虑到刚称帝不久,北方元朝势力依然存在,不得不隐忍了下来。日本从古至今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国家,当时朱元璋如何发兵教训一下日本就好了。但是每逢老朱要讨伐日本时,刘伯温就从中阻拦。当然有大明刚建立百废待兴的实际情况,更多的是刘伯温考虑首先应该把元顺帝赶到漠北,老刘担心南北同时开战明朝负担不起。

朱元璋的爆脾气大家都知道,他不甘于日本人的欺负,在明朝稳定下来后,于1381年下战书要教训日本,欲发兵十万远征日本。老朱先礼后兵,遣使下书责备怀良没有管好臣民,说要征讨日本。怀良根本不怕威胁,直接回书道:“你敢打我就让大明军队葬身鱼腹!”老朱得到日本强硬的回答很生气,此时刘伯温前来为老朱降温。(刘伯温)老刘语重心长说道:“日本弹丸小国,孤悬海上,地势狭长,大明的军队基本都是陆军,海上作战经验少。

再就是日本资源匮乏,是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即便能打败他又能得到多少资源呢?再者说了,攻下日本后还要派人管理,得不偿失啊!褊小之国,城池不满六十,封疆不足三千,陛下作中华之主,为万乘之君,城池数千余,封疆百万里,何必取一小小倭国?朱元璋听了老刘的话,觉得言之有理,得到的不足抵顶开支,加上想起元朝远征日本没取得胜利,老朱消了火,放弃了攻打日本的念头。


文章TAG:谏主刘基刘伯温道理刘基谏主说明什么道理关于刘伯温的传说

最近更新

算命知识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