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胡雪岩选择了看人下菜碟儿;这一招,正是胡雪岩“最不简单”之处。胡雪岩把所有债主分为三类:一类是他得罪不起的人、一类是不忍得罪的穷人、还有一类是处于二者之间的人。之所以落得如此地步,就是因为胡雪岩得罪了惹不起的人。因此,胡雪岩十分清楚,只要能把这类人安抚好,剩下的就好解决了。于是,胡雪岩拿出筹得资金的一大部分,用来偿还他们的债务。
当然了,全部还清是不可能的,每家还一部分钱做个样子还是可以的。在还钱的时候,胡雪岩放低姿态亲自送钱过去,如此,债主面子上好过一些,也不至于对自己逼得太紧了。此处,胡雪岩用的还是曾让他在商、政界纵横的“人情牌”。而他之前攒下的“人情牌”,也在他遭难时,为他提供了“神助”。胡雪岩在最得意的时候,多次捐款助军、赈济灾民;虽然身在朝野,却心系天下。
仅仅在1878年一年的时间里,胡雪岩就捐了将近20万两白银。因此,胡雪岩在民间也有“胡大善人”的美名。这样的一个善人,怎么会眼睁睁的看着在他银号里存钱的穷人,因此而破产流落街头呢?这些在胡雪岩的银号里存钱的穷人,绝大部分都是出于对“胡大善人”的信任,才会如此的。他们之中很多人的存款,甚至不够那些达官贵人吃一顿早茶;可对于这些穷人来说,那是救命钱!这部分人数量庞杂,存款却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
胡雪岩不忍心辜负他们的“信任”,但凡有这种人前来讨债,胡雪岩都会诚心诚意地将钱给人家递过去。见此情景,有些在他银号里存钱的商户竟默默离去了,他们知道:此时不来提钱,便是对胡雪岩最大的帮衬了。这部分人,虽然并不多,但却多少帮胡雪岩分担了。不敢得罪的人和不忍得罪的人,都打理的七七八八的时候,胡雪岩终于舒了一口气。
外面的债务稍微平息之后,胡雪岩马上把目光放回家里。胡雪岩一生共娶了12房妻妾,还有无数相好。这些女人在给胡雪岩带来欢乐的同时,也为他生下了很多子女。胡雪岩之所以想尽办法的还债,不就是为了给他们谋条活路?胡雪岩最终成功保全了自己的家人,这也正是胡雪岩与先前的巨贾不一样的地方。因为,古往今来的巨贾,在身败名裂之际,没有一个人可以保全自己的后人!胡雪岩凭借“散尽家财还债”的大智慧,保证了胡家后代枝繁叶茂。
1885年9月5日,胡雪岩的靠山左宗棠去世,至此,再也没人敢给他“遮风挡雨”了。得知此消息,胡雪岩也意识到自己大限将至,就算阎王不来收他,李中堂也会派人来收了他。在此情况下,胡雪岩给子女立了个遗嘱:“第一后人不要经商,第二后人不要从政,第三胡李不通婚。”不经商、不从政,是胡雪岩以毕生经历,为后人总结的生存法则。
胡李不通婚,则是胡雪岩对李鸿章个人的愤恨。正是在这三句话的“约束”下,胡雪岩才会有近2万后人活跃在当今社会各界。这些后人的存在,恰恰反衬了胡雪岩的大智慧。除了这三句话,据说胡雪岩还提了一个非常奇怪的遗嘱:在他死后下葬时,剪下寿衣衣角,如果看到家门口有戴铁帽子的人,就把这个衣角交给他。这个戴铁帽子的人,乃是盗墓贼的同伙。
他们之所以会出现在死者家门口,就是为了打探虚实,方便下葬之后进行盗掘。这种职业都是极其神秘的,他们以什么样的面貌来打探消息,也捉摸不定。而胡雪岩之所以笃定戴铁帽子的就是盗墓贼,正是基于过去所救济穷人送来的消息。剪下寿衣一角交给戴铁帽子的人,也是胡雪岩想出来的办法。而这个法子如胡雪岩的一贯作风,打的是“人情牌”。
实际,胡雪岩是在用这个法子告诉盗墓贼:你们的“戏法”已经被我看穿了,而我家道中落,墓中不会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我剪下这寿衣一角送你们,是希望你们不要打扰我要葬身的这个墓,以免这一遭白忙活。胡雪岩墓地正常情况下,遇到盗墓贼难道不是逮起来打一顿、然后送官吗?胡雪岩之所以没有这么做,他不仅没有这样做,还把象征福寿(古人认为死人的寿衣角能给人带来福寿,一般给后人)的寿衣角送给他们。
以德报怨,这招是“人情牌”的最高境界,也正是他胡雪岩的厉害之处:一来,这样不会触怒盗墓贼;二来,如此的确可以保证自己的墓在短时间内不会被盗。一个关乎自己死后能否安息的大事,就这么简单的被胡雪岩化解了,真真令人叹服。说到底,胡雪岩能将残局收拾到尽可能的“好”并能将身后事也“全了”,根本原因还是与他的“善”(也可叫会打‘人情牌’)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