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是立秋,少食二瓜,多吃三白,做好四件事,秋冬少生病,具体指什么?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今日七夕,明日将迎来立秋节气。立秋节,也称七月节,古代, 有立秋迎秋之俗。立秋的到来,并非真正意义的秋季,此后,还有“一伏”,依然高温酷暑。立秋节气有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立秋的习俗1、啃秋在江苏山东等地,立秋这一天,全家人围坐一起吃西瓜,谓之“啃秋”。
2、吃“渣”山东莱西地区,流行立秋吃“渣”,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3、咬秋饺一些地区,立秋的这一天人们会包饺子,称之为“咬秋饺”。4、秋社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两大仪式,一是祭献,向土地神敬献各种供品。二是娱神,包括赛社、演剧、民间歌舞、聚饮等。
5、食秋桃在浙江杭州一带,有立秋日食秋桃的习俗。立秋日,吃秋桃,把桃核留藏起来。等到除夕,不为人知地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6、吃“福圆”立秋时节,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7、称水在立秋前后用大小一样的容器装满水,称重。
立秋前的水重,表明伏水重,秋天雨水少。若立秋后地水重,秋天雨水多,有可能形成秋涝。立秋时节,少食二瓜1、冰镇西瓜西瓜,是很好的清热消暑水果,适合夏季食用,立秋“啃秋”可以适当吃点,但不宜过多食用。并且,冰镇西瓜,尽量不要再吃了。西瓜,本就性质寒凉,容易伤脾,冰镇习惯,对脾胃损害更大。立秋之后,再吃冰镇习惯,会伤脾胃,容易导致腹泻、腹痛等。
2、丝瓜老一辈人有“立秋后不能吃丝瓜”的说法。丝瓜,可清热,夏令暑热,吃丝瓜甚好。然而立秋之后的秋丝瓜,不宜多食,其性寒凉,容易损害脾胃健康。立秋时节,多吃三白1、莲藕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立秋时间,吃点莲藕,可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莲藕生食,能清热润肺、凉血行淤。如将鲜藕压榨取汁,其功效更佳。
莲藕熟吃,可健脾开胃,止泻固精,安神健脑,延年益寿。2、雪梨立秋时节,梨是不错的选择。梨,肉香甜可口,肥嫩多汁,可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可以生食、榨汁,也可以炖煮或者熬膏,养阴润肺,是不错的选择。3、银耳立秋后,天气越来越干燥,要注意“防秋燥”。此时,多吃点银耳,可滋阴作润燥,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