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你想写一篇关于“标题文案”的文章,可以参考下面的公式,前半句是对新媒体运营感兴趣的用户产生的关于文案写作的问题,而后半句则展示了文章提供的以三个公式为核心的解决方案。
如果你还想文案更有吸引力,你可以把前半句直接甩问题这个部分,换成描述用户在经历这个痛点问题时的状态,比如说“标题文案怎么写”这个问题,我改成“1个标题都改10稿?!”后边再接上内容的核心价值,让读者更感到这篇文章是直刺自己问题的,就更有点击的欲望。
这种写法我还是比较推荐的,因为它足够万用,大部分的干货内容都能套上,也比较好上手,写的贴切中肯一些也不怕被骂标题党,而且瞬间就向用户展示出这篇内容想解决的痛点问题和提供的核心价值。
2、埋伏笔法
要点:前半句写文章主题,后半句加”看到最后xx了”之类的经典句式来吸引用户。
这样说可能有点抽象,但是这种标题最近特别多,你们肯定都看过:
总结总结,经典句式其实没什么花样:
“xx在朋友圈传疯了,看到第十条直接泪奔~~” “xxx个让人xx的瞬间,最后一个你绝对忍不了” “那些年的xxxx,第5条太真实了。。。” ”xxxx怎么办?看完这个你就懂了"
这种标题经常用在微信推文上,十分吸引人点击。你可以看到,它的前半句是整篇文章的主题,可以是关键词等等信息,就像“3种标题文案的写作公式”,后面一句加上经典句式“看哭啦”“泪奔啦”“忍不了啦”“太真实啦”,比如“3种标题文案的写作公式,看到最后一种直接拍案而起!”。
如果你的文章属于比较故事性的类型,又有一些惊人的结论或者转折能埋在文章里,那可以选择这种写法。
当然这种标题文案并不适合所有文章,如果文章本身主题比较正经,或者你的账号人设是比较正经类型的,或者包括很多干货信息的,那这种标题文案也许不会戳中你的用户,说不定还会被当作标题党。
3、树立权威法
要点:前半句权威数据+后半句展示成绩。
这种写法的特点是一上来就树立权威,给用户一种“文章经过深度调研,非常可信”的感觉。先来摆一道数据,比如“深扒了50篇知乎千赞文”,后面再展示主题或者成绩“告诉你爆款标题到底应该怎么写。”
再举几个例子:
从上面的几个例子可以看出,这种写法非常适合调研经验总结或测评类文章,对题材也没有过多限制,知识干货、时事要闻、历史、美妆等等都可以用到。
可能有人担心树立权威很困难,但实际上这种写法看似需要很多实战成绩作为经验,实则很好上手。
如果你没有实操的经历比如“90天疯狂带货100万”,来作为你树立权威的基础,也不用担心,你调研过的经历也可以列举了上去比如“拆解了36篇流量文”之类。
这种写法也非常适合微信推文,因为一定程度强调了文章的权威和吸引力,而且因为一开始就是甩数字,可读性也比较高,用户看到之后点击效果会相对较好。
二、激发兴趣
“I”指Interest即兴趣,这部分在文案的第一段,就要能吸引消费者继续看下去。
三、勾起欲望
“D”指Desire即欲望,这部分是指文案内容能够激发用户看下去的欲望。
想做到“I”、“D”这两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冲击力图片词句
这是天猫某一家店铺上面的专题文案,这个文案叫做“野成时髦样儿”,其实像“野”这样的词是比较特别的,这样的词往往更容易抓住用户的注意力。在包括一些热点事件发生之后,往往都会诞生一些热门的词汇,这个时候你第一时间把这些词句表达做上去,往往也会抓人眼球。
2、引发好奇
开篇的时候肯定要迅速抓人眼球,吸引用户注意力才行的。如果想引发好奇的话,就要把开头写的有戏剧性。
比如:
论一个穷屌丝学渣是如何逆袭
这个开篇可能一下子会把你抓住,然后后边在讲是怎么回事,或是讲这个人的故事,这样用户才会愿意来关注你,这是从好奇的角度来讲。
3、抱大腿
所谓的抱大腿就是我们去跟高势能的一些数字、现象、人物、品牌等,去跟它产生关联。
比如:
已有6.8万人疯抢报名的口语课
或者是连谁谁谁都吐血推荐的课程等等。
通过这样的开头也是会把用户的注意力抓到的。
4、 调动情绪
如果要调动情绪,在写的时候就需要突出情绪,引发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