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行动之后自然迎来结局。
很多人总是苦恼结局怎么写。其实“结局早在开局之中”。仔细想想确实如此。一场战斗的结局无非成功和失败,一场爱恋无非携手或背离。当然也不只是那么简单,细节如何你还得具体来想,这只是一个大的方向。
如果结局只是部分结局的话,你应当做到每况愈下,或者说,雪上加霜。很多人,包括我,在写作的时候总会有不忍心让自己人物太惨的时候,而这种念头在你让人物刚经历了一场悲伤之后更是容易出现。但我们不能由着这个想法来,书中说“不要舍不得给人物施加麻烦,否则麻烦的就是你了”。
三、自媒体内容要素
相较冲突、行动和结局,情感和展示是贯穿自媒体内容的要素。
情感两个字,自然不用去解释。相信你一定有过看电影、电视剧或者动漫的时候,为其中人物牵挂,为其喜、为其忧。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内容产生了共鸣。而情感,就是你和自媒体内容之间终极关联的源泉所在。
因此,当我们去构思的时候,在情感上决不能忽视。人物在担心什么?在害怕什么?在希望什么?这些问题是你需要清楚地知道的。之前在行动部分提及的思维活动,更是情感之中不可缺少的表达形式之一。同样的,思想斗争,或者说内心冲突,也是你书写人物情感的极好的方法之一。
接下来的关键要素:展示。
有这样一句话:要展示,不要陈述。两者一对比,相信已经容易理解了很多。
展示就是让你想表达的,活生生出现在粉丝面前,去把内容呈现出来。粉丝并不喜欢观看大段的说明,更喜欢随着内容展开而接收讯息。
当然,要展示也不是说不能有任何说明的部分。但是当你选择说明的时候,你必须保证这里是绝对有必要的,你无法通过展示的手段来表达。然后当你陈述时,篇幅一定不能太长。
比如在做自媒体的时候,如果内容上是讲述了一个故事,发生在清朝年间的鸦片战争某些事情,具体的事件我们要以内容展示的形式,通过时间、地点、人物,发生了什么事情,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方式慢慢展开,但是整体的背景框架因为不能展开,就需要做旁白说明。
写好文案
文案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场景化和具象化表述,获取用户的认同感或者打动用户的心理,这非常重要。如果我们的文案能够做到这一点,其他的套路就不需要了。
一、文案的特点
1、文案场景化
场景化文案,即能给用户制造一个场景想象或场景联想,通过下一次在相同或类似的场景下触景生情而联想到品牌或产品,从而能传达品牌的定位或价值,并提高产品销售或使用率的文字段落。
案例:
怕上火,喝王老吉。在王老吉2015年的系列广告片中,就是陈列了许多生活中的场景场景,吃火锅、吃烧烤、朋友聚等,在提出“怕上火”的需求后,展现喝下王老吉的清爽瞬间,再配以广告文案“怕上火、喝王老吉”,就会在用户脑海中产生场景,在之后遇到同样吃辣的食物、怕上火的场景下,就会想到喝凉茶王老吉。
2、文案具象化
很多时候产品的理念或定位都是抽象化的东西,看不见也不容易被理解,当我们将抽象的理念传达到用户,如果不具象化思维,再生动的文案也无法阻止用户的流失。具象化就是要把理念通过我们熟悉的身边事物来传递。
案例:
体现“南孚电池使用时间很持久”,我们通过具象化的文案来表达:老公出差三个月,一节南孚就够了;遥控器里的南孚还没换,我却换了3个陪我看电视的人。
3、用户认同感
文案是关于用户感受的设计,而不是创造这些感受的文字的设计。
案例:
有个心理学家正要去吃饭,结果看到有个乞丐乞讨,文案是这样的:帮帮我,祝你身体健康。
4、 简单、通俗、易懂
很多广告文案是讲求“简单、通俗、易懂、郎朗上口”。
案例:
譬如此时有人说一句:“今年过节不收礼”,你一定会很快回一句“收礼只收脑白金”。
二、文案结构
文案就如同作文一般,也要有起承转合的结构。将它称之为“A、I、D、A的型式”说明如下:
一、引起注意
“A”指Attention即注意,这部分要注意标题的吸睛度。
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解决问题法
要点:前半句用来描述痛点问题,后半句总结解决方法/内容的核心价值。
所谓痛点问题,需要根据这篇文章的核心用户他们的诉求来调整,而后半句就是针对这个核心问题提供一个解决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