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二十八年前,那时我才三十出头,刚刚开摊算命易卜不久,有人见我那么年轻,摊前又常常坐着些干部老板模样的人,于是就有些我不认识的同行“二叔”到我的摊前坐,试探窥探我的功夫“功夫”如何,有的听听之后,不敢言语,知趣的离开。其中有一个,见我少说《易》,以为我不知不懂《易》,于是就大吹特吹他学《易》功夫如何了得,说“研究”《易》二十多年了,得出极精的八个字。
我没直接说他问他,我只是说:《周易》才看不久,给我印象最深的只有一个字。他不笨也算有点傻,立即竖起大拇指夸赞并问我是哪一个字,我在纸上大大写了个“變”字,他仍不懂却装懂,但不敢再言语了。我学《易》,最大体会,就是一个“变”字,其中心也是一个“变”字。易就是三易:简易,变易,不易。易就是变,变就是变化,运动。
天地人万物,无时无刻无地不是变化着的,易就是变,就是讲变化表达变化的。后人学《易》而形成《易》学,而总结出种种认识与方法,有了认识论和方法论,也产生了种种派别和个个《易》学名家,如孔子,京房,郑玄,王弼孔颖达,邵雍,程颐,朱熹等等。易是由简到繁,由下到上,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不变到变而变的,无不是在变,在变之下,才有了阴阳,有一分为二,才知对立统一,教人看清了许多东西,认识掌握了许多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形成了朴素的唯物辨证的认识论及方法论。
这些在《系辞》《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里都足以体现了。从乾坤二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从否泰二卦,我认识到否去泰来,知道量变质变,懂得如何保泰持盈。从未济到既济,事物总有个发展过程,如何认识,如何变化,那各人自有不同了,随着学易深入,深深理解“善易不卜”之后,我也收摊上岸另择他途了。
《易经》全书的结构是怎样的?
谢谢相邀!(君子道杨善君)《易经》全书的结构是怎样的?回答这个问题的前提,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易经》及《易经》的演化过程。《易经》是什么?《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万事万象变化一部经经典,也可以说是一部辩证法哲学书。是一部中民族自人类以来,生活常识的工具书。《易经》是一套体系的总称。由《连山》《归藏》《周易》三部经组成的易学体系。
当前,只有《周易》一经是比较完整的,其它两经只有只言片语留存,或有小部分师传口授之技传世。《易经》用朴素深刻语言,阐述自然界的法则,和人文思考的辩证关系,要求天、地、人相合谐,共依存。即常说的“天人合一”。《易经》被誉万经之首,号称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它内容含盖无所不包,无所又容。内容涉及哲学、自然、天文、地理、政治、生活、预卜、生命、文学、艺术、科学、宏观领域、微观领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