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头”=“太阳”; 13、“煽精”=炫耀,“你煽红精哎!”=“你有什么好炫耀的啊!” 14、“排仗”=好看、漂亮的意思,小姑娘、女孩或男孩打扮的好看、漂亮就叫做“排仗”,也有把女孩长的漂亮叫“排仗”; 15、“烈操”=厉害,和“过劲”是同义词; 16、“乐化带”=绿化带; 17、“扫”=吃; 18、“小宝chei”=小汽车; 17、“菜贪”=“菜摊”; 18、“洋悄”=“铁锹” 19、“屎郭”=样子像桃子一样的铲子,在旧时代用这个挑大粪用的工具; 20、“火减”=夹蜂窝煤的那种钳子,农村家用的煤炉就用这个夹; 21、“料的了”=扔掉了; 22、“葛朗chei“=自行车; 23、“摩达chei”=摩托车; 24、“小四能”=“小四轮”=拖拉机; 25、“自泄王”=“自卸王”=工地上用的渣土车; 26、“锅洞”=农村那种土房子建造的厨房,煮饭烧柴火的洞口; 27、“占个的”=现在的; 28、“Wu太多了”=相差太多了; 29、“没似干”=没事干; 30、“郭郭淡”=也作“郭郭蛋”=聊天、扯淡的意思; 31、“麻虾”=河虾; 32、“上派hu”=上派河,安徽省肥西县县城=上派; 33、“看瞧”=看看; 34、“卖红家伙树苗”=卖什么树苗,“红家伙”=“哄家伙”=什么; 35、“得味”=有意思,好玩的意思! 读到这里,您理解了吗?如果理解了您应该能听懂基础的安徽肥西方言了。
农历二月二,你们知道农村有什么风俗习惯吗?这一天干什么?
二月二龙抬头,在农村可是很重要的日子呢!我老家这一天过得还蛮隆重的呢。说一下老家这天的风俗习惯吧。1、打灰囤灰囤呢,就是用农村烧柴火的草木灰,在地上圈出一个个闭合的图形,或圆或方,里面放上各种粮食,代表“粮囤”。小时候的二月二,每到早晨,都能听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这是打灰囤时放的。有特别讲究的,在小院里、大门外、房屋中都会打几个“灰囤”。
一般院子里和大门外面的“灰囤”中间会放一把粮食,玉米、小麦、大豆等都是地里经常种植的粮食,粮食上面压上一块红砖。在房屋里面的就更有趣儿了,人们会放上钱,崭新崭新的纸票哦!灰囤是朴实的农民对丰收的一种期望,希望今年能够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丰收了人们就有好日子过了。因此有“二月二,龙抬头,大囤尖,小囤流”的谚语。
2、炒料豆料豆通常是黄豆,就是在大锅里,用黄豆拌上沙土炒熟,炒熟的黄豆香喷喷的、脆脆的,吃起来特别香。农村的主妇们炒黄豆一方面是为了给孩子们当“零食”,另一方面是为了自己制作黄豆酱。过去农村物质匮乏,一般都会做点酱腌点咸菜啥的,以备蔬菜少的时候吃。记得小时候,母亲炒黄豆,通常还会炒点儿玉米粒,然后把黄豆和玉米一起磨成粉,做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