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消极?我明知道我是做不到的,所以自欺欺人。那是不是一开始我们的面子就是消极的呢?不,一开始都是积极的,希望在外人面前展现一个更好的自己。愿望是美好的,因为我懒我笨我吃不得苦,我不愿意去努力,下次见面的时候不得不去装,就成了“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也有一部分不断地装,就装成了理想中的自己,现实和理想重叠了,就成了有50万的人。
这样的人我们为他们点赞,而前一种人,我们替他惋惜,同情他。我们为什么要面子呢?有几个因素就不得不说。中国人对精神的追求自古以来都是高于物质的。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上,主导着中国文化核心的都是孟子所主张的“舍生而取义”,这是人们追求的一种高度,所以我们对精神自我是比较看重的。精神自我就等于面子。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文化基因传承下来,每个中国人都有一种追求高尚的情怀和无意识。
现在人人都在追求金钱和物质,但最终评价一个人的时候还是从他的精神品质来评价。中国文化已经奠定了中国人从骨子里就追求精神自我,所以要面子成了我们精神自我的推动力。我们是注重关系的民族。正像有的学者所说:印度人向内去找,所以有了佛学;西方人向自然界去找,所以有了科学;中国向关系去走,有了伦理学也就是儒家。
中国的儒家思想讲究关系,所以我们是集体主义,而西方是个体主义。个体主义的自我就是“我”,他人就是他人,他人是自我的一部分,但是在自我这一部分占很少的比例。而中国人的自我不一定是你,可以是你的爹,你的娘,你的孩子,你的重要他人,重要他人有时候成了你自我的绝大部分。今天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就是因为自我和重要他人分不清。
有的人失去了自我,有的人抢占别人的自我,所以在关系上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正因为中国人的自我里重要他人占据的比例较多,所以在人格层面,我们更在意他人怎么看?这是我们文化自我发展的时代。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在乎自己怎么看自己,而更在意的是他人怎样看自己。我们很难不在意他人。因此中国人的人格自我是包含着比重更多的他人的自我。
这两个因素加上之前我们讲的,中国人从古至今就有一种拼搏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遇到困难不退缩,永远努力向前,所以我们就要树立积极向上的目标,然后去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人的面子问题是积极的,正是因为有了面子,我们才生生不息传承下来。尽管有时候经历了苦难、挫折,甚至被侵略,但是到最后我们一直保留着自己的文化,这本身就是积极的向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