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现在的坟已经没有等级之分了。另外坟在古代还有受了冤屈的人叫坟,因为坟有隆起的土堆,意味有冤枉。坟的样式是下方的坑是方形的,上面的土丘是圆锥形(或圆柱形)的,有天圆地方之意思。【墓】:无隆起的土丘。兴亡百姓皆苦,故而百姓是坟。为啥?冤啊!而较为富贵的商人、小吏、士兵、知识分子等,他们基本是王朝的底层受益者,所以他们不冤,故而墓葬都是平的。
不过,这是遥远的古代,到了后来只要是一般富贵人家仙逝后,他们的墓葬地都称为墓。福垊给您举个栗子,您看像西方还有日本的墓葬都是平地,不过上方有个墓碑。这在遥远的古代就是典型的墓。还有安葬在日本大阪的清兵墓地,也是平地。不过,严格来说“墓而不坟”是没有任何标识的,包括植树和墓碑,这先秦之事了。【冢】:高大的坟墓冢从“勹(bao)”从“豖(chu)”,注意,不是“冖(mi)”,不是“豕(shi)”,本意是高大的坟墓。
安息的则是将相显宦之类,甚至安葬的还有少数民族的王后,比如青冢就是四大美女王昭君的墓葬。此外,仅仅埋有死者的衣冠,或者什么也没埋而立碑的高大墓葬都称呼为冢,前者就是传说中的衣冠冢,后者就是疑冢。衣冠冢著名的是有黄帝、杨贵妃、史可法、袁崇焕、孙中山等,孙中山的衣冠冢在北京海淀区香山公园北侧的碧云寺内。而疑冢比较典型的有曹操七十二疑冢。
不过七十二疑冢只是一个骗人的传说,专家证实所谓的疑冢不过北朝大型古墓群,有一百三十四座之多。【陵】一国之君(含个别诸侯国)或一国之主的墓葬地。陵的本意是大土山,到了战国中期后,秦楚赵等国君王所葬地称之为陵。后世皇帝不仅统称陵,而且还有不同的具有美好意思的前缀字进行区分。福垊感觉汉朝以后的亲王可能也称为陵,比如梁孝王陵,明朝第一王陵鲁荒王陵。
黄帝炎帝的墓葬也称为陵,不过他们的陵墓连衣冠冢都算不上,最多是疑冢,或者是后世的发明。一心相当皇帝的袁世凯,死后的墓葬称为林,另外孔子、关羽、张作霖的墓葬也是林。而坚决反对皇帝的孙中山的墓葬却被称为中山陵。当然有的还加了个字叫中山陵园。后来,为了纪念烈士,我们也称呼烈士的墓葬为烈士陵园。陵终于从皇帝走向了民间。
杨贵妃死在马嵬驿,葬在哪里了?马嵬坡虽然有贵妃墓为什么只是衣冠冢?
杨贵妃墓,在陕西兴平县马嵬坡。墓为一个园陵,占地3000平方米,墓砖砌圆形,碑文"杨贵妃之墓",大门横书"唐杨氏贵妃之墓"。墓园内有历代名人题咏碑刻。唐代大诗人有《长恨歌》一诗。写尽了李隆基与杨玉环爱情的悲欢合离。他们把个人的爱情当作自己的大事,忘乎所以地造成国家动乱,给国家,人民,自己带来无尽的灾难和痛苦。
杨贵妃的死,应该是由李隆基这个先明后暗的人负责。杨贵妃叫杨玉环,是寿王李瑁的妃子。乃父玄宗皇帝没了李瑁的妈武惠妃后,三千丽质一个也看不上。有人就说你儿媳妇儿天香国色,皇上你看一下就知道了。玄宗皇帝一见,就知道自己要找的就是寿王妃了。他就另外给儿子娶了个王妃,因为被看上的杨玉环被人出家了。不久,这女人入宫,几天就做到了近似皇后的地位,被皇帝封为贵妃,当时的坊间称她为杨贵妃。
杨贵妃开了做官容易的门槛。因为皇帝骄纵她,宠爱她,百官跟风讨好皇帝,就向贵妃娘娘进献。一进贡就升官。朝纲败坏。张九章因进贡荔枝而连升三级,安禄山更是由边将升为节度使。而杨贵妃一家靠着裙带,全部处于青云之上,执掌朝廷大权,享尽荣华富贵,一度改变重男轻女的风气。不久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干儿子安禄山叛乱并攻占了长安。
唐玄宗弃国弃民只顾自己逃往蜀中。一大群军士一夜之间抛子别妻跟着皇帝向西逃跑。认定这是杨家人种的祸,恨杨家人咬牙切齿。一哄而上就杀了宰相杨国忠和杨贵妃三个姐姐。但他们又包围了皇帝休息的地方。玄宗问陈玄礼怎么回事?陈玄礼说,贵妃不该再留下。玄宗看着哗哗的大雨说他自己处理。于是老臣高力士拿了根白练……杨贵妃被勒死了。